“举止舒徐,言语慷慨,珍贵宽大”
王熙凤处事果敢刚正,表现在管理上则是有令必行,赏罚分明的。同样在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有充分的表现:一个家丁因睡过了头,来晚了些,因此遭到凤姐打了二十大板,革一个月银米。她言而有信,当断则断,体现了她严谨,果敢的管理作风。同时她没有因为自己的权力而凌驾于“制度”之上,而是凡事都亲历亲为,“并不偷安推拖,恐落人褒贬;因此日夜不暇,筹划的十分的整肃。”于是合族上下无不称叹者。这时的凤姐,颇有能担大任的领导者的大风范。
王熙凤刚正不阿的个性与决绝果断的管理风格,比起温柔贤惠的薛宝钗来,算得上是光明磊落的多。同样是巧遇隔墙听语,而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珠》中,薛宝钗的那番举动却显得那么的不光彩:宝钗正欲去叫林黛玉,却见宝玉先进了门去,细思度觉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有诸多不妥之处,于是抽身寻别的姊妹去。
为扑得一双玉色蝴蝶,不巧撞听见宝玉身边的红儿和坠儿怀春的私语。当薛宝钗听见她们的话之后心中吃惊,想道:“难怪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来,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的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
从这一点来看,薛宝钗不但口是心非,假仁假义。明明知道这些人违反礼数,但却唯恐得罪他人而不敢吱声。自己耍了个“金蝉脱壳”,还把一盆“脏水”无端的泼在了黛玉的身上,却给自己保全了“诚恳敦厚、善解人意”的好名声。这两回的“撞听”,也是作者在丰富人物形象时的着意安排,更是他在揭示人物内心本质的精心巧设。但却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同样是八面玲珑的聪明人,一个敢作敢当、当面指责。一个却是阴险虚伪、极力为自己开脱。多么鲜明的对比!这也是真实人格的写照!相比之下,凤姐比起薛宝钗来说,个性上可爱的多,人格上也高尚许多。
王熙凤是很善识人才的,也很有度量容人才的。她非常欣赏妹妹探春的才情,决心要和探春“协同”,拉探春“做个臂膀”。在第五十五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中,能干精明的探春得到了凤姐的大加赞赏。当平儿向凤姐汇报了探春理家的情形后,凤姐连连夸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心里嘴里都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她……,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可以从中看出,王熙凤有着一般女人不可比拟的心胸和气度了。
“举止舒徐,言语慷慨,珍贵宽大”,这是曹雪芹对王熙凤不凡气度的描述,她言谈举止方面的不凡气度,举不胜举。这里分析的是凤姐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以前的读者过多的把目光放在凤姐爱吃醋的”酸劲”上,片面的认为凤姐疑心重,心胸狭隘,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领导者不但要知人善任,还需要“善与人同”。这里所说的“善与人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要能善于和人求同存异,搞好上下左右的团结,使大家同心同德;一是说要把工作的成绩、利益荣誉和自己的下属同享。如果女性领导者也能做到这些,那么就更容易受到下属们的爱戴。
所以,现代的女性领导者必须能够自觉地同她的下级和广大群众平等相处,具有关心别人、理解别人的本领:能够把握下级和群众的思想脉博,循循善诱,会做思想工作;能够公正地评价他们的成败功过,处理好各种矛盾,以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和谐的、配合默契的、协调一致的集体,这样大家才能在一起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将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