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大学生求职:正确选择方向的重要性

2009-09-23 15:14
来源:《三国智:生活中的三国 作者:程文超
有什么样的选择,也就有了什么样的人生。今天的现状是你几年前选择的结果,今天的选择决定你几年后的状况。

庞统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刘备入蜀,欲使击汉中张鲁。刘备却屯兵葭萌,“厚树恩德,以收众心”,伺机夺取益州。次年,曹操击孙权,孙权求救于刘备。刘备致书刘璋云:“孙氏与我本为唇齿,关羽兵弱,今不往救援,则曹操必取荆州,忧患甚于张鲁。”并请刘璋资助兵员一万及军需。刘璋只愿借给他“老弱军四千,米一万斛”,刘备拍案大怒:“吾为汝御敌,劳力费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土卒效命乎?”由此二刘在利益上的矛盾很快转变为公开的军事对抗。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行动?刘备问计于庞统。庞统向刘备献上中下三策:“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刘备比较认为:“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于是,采用了庞统的中策,轻而易举夺了涪水关,然后下雒城,取绵竹,直捣成都,最后占据蜀中,奠定了与魏、吴三分天下的基础。

就庞统三策的内容来看,风险都很大,并无必胜的机会,不是很容易下决定。所谓的下策退还白帝,就是将刘备的军队全面撤离益州,驻守在益州与荆州的交界,再慢慢另外构想如何攻取益州。这是一条消极的策略,并不是进攻益州的方法,而是撤退等待机会。从后来的情况看,此时广汉太守张肃察觉其弟张松与刘备通谋不轨,惧怕祸及己身,向刘璋告发了张松。刘璋遂杀张松并敕白水关戌守将,文书不再与刘备通报。如果刘备采取这条消极策略,将再也没有机会占领益州。上策直取成都,刘璋不擅于军事,向来又无备战准备,如果大军突袭,一次便可成功,但孤军深入,如果敌人有备,恐怕就会全军覆没,再也无法东山再起。况且刘璋现在已经对刘备有戒备心理,很难判断他是否已经有了作战准备。家底本就不厚的刘备当然不敢冒此大险。中策“佯以回荆州为名”,诱出涪关守将杨怀、高沛,“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先取涪城”,然后再取成都。这种翻脸杀人的招式,虽然阴险,但是有效,尤其刘备当初还是以盟军的身分进入益州,协助刘璋抵抗宿敌张鲁,益州人都很相信刘备。这条计策成功概率最大,最后也的确成功了。

庞统为刘备献三策这件事说明:作为一名决策者,最重要的是眼力,是选优能力。决策就是从拟定的诸多方案中选择一最优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过程。选优的前提是多方案,选优的过程是利害相较,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如果只有一个方案,那就失去了比较和选择的余地;如果没有对每个方案的论证和评估,决策就失去了依据,决策的趋利原则就得不到保证。究竟选择哪一种方案好,不能单从方案自身来评定方案,而应当从自己的目标和战略全局的态势着眼。庞统为刘备提出的上、中、下三策,是就军事斗争中的利弊得失相比较而言。刘备选择何策,则有其政治目的。政治是全局,军事斗争失去了政治目标就没有方向。领导者一定要有战略头脑,否则眼光只局限在局部上,就会使自己视野狭窄,看不到大局,看不到宏观上的发展趋势,常常会因小失大。刘备要以自己这个“明主”取代刘璋那个“暗主”,不仅需要有个出师有名的借口,还需要表现出仁义之师的姿态,这样才有利于收服民心,所以行动不能操之过急。

正确的选择是如此重要,然而现实生活当中很多的人面临选择的时候却非常草率。一个人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选择上花费的精力,竟然比花在购买衣服上的心思还要少。当然,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没有人会故意做出一个不利于自己的决定。他们之所以选错,往往是由于不懂得如何选择。很多人认为自己无法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只好换来换去,希望能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但许多年过去了,仍然很迷惑。企业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在没有选择对明确的方向以前,单纯的谈速度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有时等待的效果甚至优于行动。没有明确选择的行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失败。有什么样的选择,也就有了什么样的人生。今天的现状是你几年前选择的结果,今天的选择决定你几年后的状况。

(责任编辑:智慧草)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