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细节是识别人才的最佳方法(2)

2009-10-06 11:23
来源:中国佛商管理网 作者:佚名
禅说管理:可以不识字,不可不识人,管理者要注意从细微之处识别人才。 奕尚禅师不但识人,而从钟声里能听出一个人的品德,这也由于自己是有禅心

禅说管理:可以不识字,不可不识人,管理者要注意从细微之处识别人才。

奕尚禅师不但识人,而从钟声里能听出一个人的品德,这也由于自己是有禅心的人。谚云:“有志没志,就看烧火扫地”,“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森田沙弥虽小,连司钟时都晓得敬钟如佛的禅心,难怪长大之后,成为一位禅宗大师!可见凡事带几分禅心,何事不成?

同样一个撞钟的小和尚,因为整天撞钟觉得无聊之极,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后来,主持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吗?不响亮吗?”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现代的管理者应该深思:自己是否具有奕尚禅师的洞察力,能从敲钟这样的小事情中发现一个人是不是人才。

阿基勃特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名小职员。他有个外号叫“每桶四美元”。这是因为他每次在旅馆往往或书信及收据上签名时,总要在自己名字的下方认认真真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几个字。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后说:“竟有这样努力宣扬公司声誉的职员,我一定要见见他。”于是盛情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多年以后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做了第二任董事长。

得人才者得天下,要想得到人才,就得先后识别人才。识别人才的方法之多,数不胜数。但从细微之外来识别一个人的品性才华,无疑是一种准确、快捷且低成本的办法。因为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最能体现人的心灵深处的意志和自身的修养,而这种心灵深处的东西往往会决定一个人日后的成就有多大。

大而化之,马马虎虎是国人的通病,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等等,成了人们的口头禅。所以,一个在细微之处就能严谨认真的人,犹如鹤立鸡群,他们对待工作肯定会一丝不苟,而且具有进取心、责任心和荣誉感,加上锲而不舍的努力,日后的成就自然非同寻常。

谚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识人的不二法门就要像奕尚禅师那样,事事留心观察,时时睁大双眼,从别人不留意的细微之处来考察、辨别一个人是否是人才。

(责任编辑:木鱼石)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