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要卖一匹骏马,他接连三天站在马市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匹好马。
于是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出现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看了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果然没多久这匹马就以十倍的价钱卖出去了。
骏马在马市上一连三天也没有能够显现出价值来,因为市场上的马匹太多了,就好比是一颗珍珠被埋在了一堆玻璃球中而不能够被看出贵重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向人们表现出骏马的不凡,于是伯乐就出现了。能够让伯乐围着它转一圈,在离开的时候又依依不舍地回望一眼的马匹,对于想购买骏马的人来讲,是绝对的追逐对象,价格当然就一路飙升了。卖马人巧妙地借用了伯乐善于相马的名声,为自己的马卖了一个好价钱,也就是对名人效应的一种成功利用。
名医李时珍路过某镇,一位财主拿出了前几天一个郎中开的药方,说:“我吃了这药一点也不见效”。李时珍一看,药方上开的是“四君子汤”,就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李时珍给财主一按脉,发现病人气虚,服“四君子汤”没错。他摊开纸笔,略思片刻,替财主另外开了一张药方,也是四味中药:鬼益、杨木包、松腴、国老。李时珍让病人按药方连服半个月。财主见这四味药自己从没服过,心中高兴,连服了15天,果然药到病除。财主登门向李时珍道谢:“还是你的药方灵呀!”李时珍笑道:“我给你开的药还是四君子汤啊!人参的别名叫鬼益,杨木包也就是白术,松腴正是茯苓,国老是甘草的另一个名称。”可见,李时珍很懂得病人这种求名医治病的心理,并主动利用病人的这种心理作为“安慰剂”,调动起病人的良性自我暗示,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病人找名医治病,会相信这位名医一定可以把病治好,这种心理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心药。所以,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名医所开的药,再加上名医的名人效应,的确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相同的药物,不同的市场反应,这就是名人效应的又一具体体现。
如果我们对电视广告留心一下就能够发现许多名人的身影。在中国女足最受关注的时期,日本索尼公司、厦门南孚电池都曾利用中国女足队员孙雯的形象大做商业广告,可口可乐公司也打出了由中国跳水名将伏明霞做的广告,耐克运动鞋请出了八一篮球队的“战神”刘玉栋拍摄广告,等等。还有许多企业赞助的名人拍摄的公益广告,例如濮存昕拍摄的无偿献血以及防治艾滋病的广告,这些都说明了名人效应对于塑造企业形象和推广企业产品的巨大作用。不过,名人效应也不是一个万金油,如果使用不当往往就会适得其反。某制药厂曾经把自己所生产的止泻药命名为“泻停封”,很明显是想借助香港歌星谢霆锋的名声以谋求销量,结果名倒是出了,却成了众人耻笑的对象,销量也没有因此而出现增长。
竞争之中各种参与者各展身手,如果能够成功地借用名人效应来为自己造势,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责任编辑:萧山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