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无为而治非消极遁世(3)

2010-03-06 09:03
来源:黄金书屋 作者:修平
到了上朝时,皇帝责备曹参说:为何责罚你的儿子呢?那是我让他劝你的。 曹参脱帽谢罪说:陛下自己认为圣明比高帝如何? 惠帝说:朕哪敢比先帝呢?
 
到了上朝时,皇帝责备曹参说:“为何责罚你的儿子呢?那是我让他劝你的。”
 
曹参脱帽谢罪说:“陛下自己认为圣明比高帝如何?”
 
惠帝说:“朕哪敢比先帝呢?”
 
曹参说:“陛下看我的才能比萧何怎样?”
 
皇上说:“你似乎不如萧何。”
 
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既然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明确。陛下垂拱而治,我等尽忠守职,遵从旧时法令不致失误,不就够了吗?”
 
惠帝说:“说得好,您去歇着吧!”
 
曹参当了三年相国死去,百姓歌颂他说:“萧何制法,整齐划一;曹参接替,守而不失。承其清静,百姓安宁。”
 
在武术中,有“四两拨千斤”一招。其实质是,如拿捏得准,用很小的一点力气,就可以产生出花几倍的力气才能产生的效果。曹参是一个聪明人,看起来他似乎没有干什么事,但实际上他干了不少事,不然社会怎么治理得这么好呢?百姓赞美他就是一个最有利的证明。
 
有些人就不懂这个道理。他们一辈子不得清闲,整天忙得四脚朝天,但是到了退休的年龄回过头来一清理,自己都弄不明白几十年都干了些什么。这种忙人就是只开花不结果的树。在生活中,就属于无事找事的人。
 
比如,在有领导的场合,大家都想听听领导的指示,他却急于汇报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感想,抢话,甚至打断领导的话头,说得比领导还多,成了现场的中心人物。
 
比如,机关要搞活动,方方面面都布置好了,各有关方面都分头去做了,他却一会儿想起一件事,一会儿又一个主意,搞得大家手忙脚乱,最终影响了事情的进程。与其这样,何如汉惠帝对曹参说的那句话:“你去歇着吧。”
 
这种人看不出火候,所以往往败得很惨。
 
无为管理有作为
 
无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管理方法。有人曾指出,最高明的管理者无为而治,人民大众只知道他的名字,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次一些的管理者,多办善事,人民亲近他、称誉他:再次一等的管理者,多强暴而使人民畏惧他、疏远他;最差的管理者,鱼肉百姓、祸国殃民,人民自然辱骂他、侮辱他,甚至推翻他。因此,判断一个管理者的优劣,他与人民的关系则是最重要的标准。老子也曾说,人民是水,统治者是船,船可能在水中平安航行,也能被滔天巨浪所吞没,所以,主动权并非永远掌握在统治者手中。
 
六出奇计的陈平对汉代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晚年时被汉文帝任命为宰相。有一天,文帝召见陈平和另一位宰相周勃,文帝首先问周勃:“你经手裁决的事件,一年约有多少件?”周勃回答:“臣不肖,对这不清楚。”文帝又问:“那么,国库一年的收支大概有多少?”周勃也答不出。文帝见周勃身为丞相,一问三不知,面有不悦之色,周勃吓得汗流浃背。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