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经商中的“猫论”

2010-04-26 10:06
来源:一元一 作者:康贻祥
盲目经商的人只能处处碰壁,时时受伤。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而且事业失败的损失,往往是永远无法挽回的。

 
市场造就商人,商人成就市常商人与市场的关系就是如此紧密。市场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的场所,而是创业者用智慧和汗水营造的赚钱、发财的舞台,创业者是这台上的主角,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要凭借自身的“武功”了。
 
作为一个成功的生意人,首要条件是掌握市场动态,关注客户对产品及其服务是否满意。产品的畅销或滞销,必有各种原因,那些原因就是该项产品能否继续存在的关键,所以,追寻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重视市场上的一切变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经商中的“猫论”
 
经商需要掌握一些规则,目的在于经营时少付出一些代价、少承受一些压力、多获取一些合理的利润。有些经营技巧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并不是学识渊博或天资聪明就能做到的。
 
让我们从历史说起:春秋战国时代,鲁国有个非常喜欢钓鱼的人,为达到垂钓的目的,他在自己的钓具和饵料上花了很大的心思:他首先用名贵香料肉桂制成鱼饵,再用黄金打造出非常精致的鱼钩,又在鱼钩四周镶嵌上白银丝线和精巧的美玉,用极其珍贵的翡翠鸟的羽毛来装饰钓鱼绳。
 
开始钓鱼时,他便早早地来到河边,选择一个很适当的位置,姿势优雅,正襟危坐。从他手持钓竿的姿势和选择的钓鱼位置可以看出,他毫无疑问都是极其标准规范的,还能显示出垂钓者的优雅和闲适气质。
 
他满以为如此投入就会有丰硕的收获,然而,就这样一日复一日,每到傍晚结束时,别人满载而归,而他却两手空空,偶尔有所收获也就小小几条,他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
 
由此使我们想到美国商业管理专家S.H.利特尔曾说过的一句话:“第一流空首布——中国早期的金属铸币的成就往往是在最简陋的房子里完成的。我们做任何事情,如果只将注意力单纯放在外在的形式上,而忽视了其实际的效果,过分追求搭花架子装点门面,这是很难有所收获的。”
 
经商亦然,有人开店经营,极其重视门面的装修,却不重视商品的质量和掌握经营之道,这不就像那位垂钓者一样吗?他又怎么能把生意做好呢?
 
我国改革与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引用过一句著名的四川农谚说:“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刘伯承在总结刘邓大军所向披靡的原因时也说:“没有别的秘密,一切看情况,打赢了算数。”
 
“猫论”是行军打仗治理国家的利器,它又何尝不是我们经商成功的不二法门呢?
 
在经营过程中,如果说知识是创业者的实力的话,那么技巧就是战略战术的运用,就是在不同环境中洞察对手,发展自己的能力。它能让我们见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见利不忘义,见机不妙就委曲求全、另谋出路。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