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客是商人的上帝,对于一个商人而言,最大的目标无非是盈利和发展。当然,“顾客是上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企业行为。这种企业行为有时需要牺牲已经取得的利益,甚至不惜来点“买椟还珠”式的手段。
生意场上盛行和气生财。任何顾客总想满意地实现交换,高兴地进行消费,让人受气的商店,生意是兴隆不起来的。所以老板要求服务人员对顾客笑脸相迎、态度热忱、说话和气,让顾客进入商店后,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
谁能以至诚至敬的态度,为顾客提供上乘的服务,谁就能获得广大的顾客。
当今世界,经商潮流热浪滚滚,在这滚滚的浪潮中,一般的商人自然是希望自己财源茂盛、宾至如潮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奉行“顾客至上”的黄金律。日本的本田宗一郎曾指出:“一切的一切都始源于相互尊重,经营企业也是如此,不尊重顾客的企业绝不会有发展。”
当今的商家,在商海中经历过一番惊涛骇浪、浮沉起伏不定的奋斗后,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深切地认识到“顾客至上”这个观念的重要性。
助人为乐,为顾客着想,这种成人之美是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感情。作为当今时代的创业者,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倡导,以形成“团结、平等、友好、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相传战国时期,虞孚学会经商之法后,生产出几百斛漆运到吴国去卖,找好买主后为贪利而在漆中掺假,结果不但没卖掉漆反把老本都赔光了。虞孚的教训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经商的道德和信誉问题,无论什么性质的商业经营者,都不能忽视它。
二是专业问题,一般不要从事并不熟悉的专业经营,更不可自作聪明,“班门弄斧”去欺骗买主。
俗话说得好:“纸里包不住火”,又说:“强中更有强中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任何骗术,终究是会败露的。经过高人指点辛苦了几个寒暑,本可以赚钱致富的虞孚反落了个“客死异乡,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局。
“顾客就是上帝”表现了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这句口号在许多商家都叫得很响,然而,要真正把这句口号落到实处,还需特别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提供让顾客满意的服务。成功地服务顾客,首先在于如何善待顾客,使他们对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在接待顾客过程中,对不同类别的顾客都应当注意巧妙地接待好,应当时刻具备“顾客至上”的思想。
其次,了解顾客的心理。具备了善待顾客的思想,要促成交易的达成,还必须了解顾客。在接待顾客的过程中,和平常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当我们了解某个人,才有可能善待他。但在接待顾客上,我们首先做的则是先善待,再进行了解。而在了解过程中,首先是观察顾客,这就需要有洞察其爱好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