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五德皆备可为巨商

2010-04-27 09:40
来源:一元一 作者:康贻祥
商战如兵战,战国时的白圭生活在诸侯纷争的年代,兵战诡道给予他很大启发,他用“智、信、仁、勇、严”诠释出了对商业领导的最高要求。

 
商战如兵战,战国时的白圭生活在诸侯纷争的年代,兵战诡道给予他很大启发,他用“智、信、仁、勇、严”诠释出了对商业领导的最高要求。如果不能做到这几点,那么任何经商的策略也只能一句空话。
 
做人讲人格,经商讲商德。人无人格难立身,商无商德难立业。作为一个经商者、经营者,具备商德是经商成功的先决条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那种不讲信誉、见利忘义的无德行为,在逐渐规范化、法制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难有生存之地。
 
五德皆备是孙子对将帅的最基本要求,“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地形篇》)。此外,孙子还要求将帅们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大将风度,沉着老练、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九地篇》)……
 
无论是在政界还是商界,“将”的作用都举足轻重。当今世界是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而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商人经营能力的表现。同样的企业,同样的设备,同样的职工,有的人经营就亏损,有的人经营就盈利;有的人决策失败将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引入困境,有的人决策正确能够给一个濒于破产的企业带来新生。可见,一个商人即是企业中的“将”,不“五德皆备”是不能胜任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德”,是成功商人心灵深处积淀的具有儒家理想人格论的文化遗传因子。弘扬这些优秀的思想道德品格,对于塑造商人的现代理想人格,是十分珍贵而又必要的,它对推动企业的管理与经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000多年前,中国先贤孔子的《论语》是一部讲述伦理道德的经典著作。追求物质利益与《论语》提倡的仁义道德并不是矛盾的,孔子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篇》),关键是取得的途径是否正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而如果经商不会计算、不懂决策,则是不合格的。
 
清末民初,山东出了个名闻京华的大商人——孟乐川。孟乐川是亚圣孟子的后裔,生于商人与儒家人混合的家庭,受着浓郁的儒家文化和东方商人经营思想、原则的双重影响。孟乐川的经营之道,深深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这就是“以德为本,以义为先,以义致利”。
 
老字号“瑞蚨祥就是孟乐川一手经营的,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孟乐川在经营中始终贯穿了这种传统的东方思想精髓和道德准则。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主要体现了一个“仁”字。为政者,讲究德主刑辅,体现了“仁”政;行医者,讲究普度苍生,体现了“仁”性;经商者,讲究的是“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尤其讲究取利有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是一个“仁”字。“瑞蚨祥”的历代当家人无不体现了“以德为本”这一思想精髓,他们的每一言、每一行、每一个举措,首先考虑的是怎么让利于百姓,如何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这比我们现在的商家空喊“保护消费者利益”、“顾客是上帝”等动听的口号要实在得多。“瑞蚨祥”正是一贯恪守传统的商业道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在百姓的心中树起丰碑,才不至于在封建买办、外国资本的重重压迫下垮台。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