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起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有极佳的军事才华。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他甘与士卒同劳共苦,衣食与俱,深得士卒的拥戴。
吴起很懂得收揽人心,这在历史上有一个很经典的记载:有一次,吴起军中一位士兵生了脓疮而痛苦不堪,吴起看到这种情况,俯下身去用嘴把脏乎乎的脓血吸干净,又撕下战袍把这个士兵的伤口仔细包扎好,在场的人无不为大将军的举动而感动。
但无论吴起有多高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水平,我们却要从他的失败来分析他的缺陷,这也是一个商人必须懂得的道理。
吴起一生四易其主,所到之处都有非凡功绩。他在鲁国为将时,就曾经大破齐师;在魏国为将时,对付强大的秦国,他力拔五城,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向,使得韩赵宾从;在楚国为相时,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国都担心楚国的强大。
吴起因为了不起的军事才能而与孙武齐名,他著的《吴子》一书与《孙子》合称孙吴兵法。吴起就是这样一个凭着自己的能力走到哪儿红到哪儿的人,但是他在道德品质上却存在很大的缺陷,甚至可以说有点“缺德”,从他一生的多次易主就可以看出。
吴起年轻时,他家有千金之富,却四处周游一事无成,使家业荡尽,因此遭到世人的讥笑。吴起将笑话他的人杀死30多个,奔逃而出。在与他的母亲诀别时,他说:“我吴起不做卿相之类的大官,绝不再回到卫国。”最终吴起拜曾子为师,在非常讲究孝道的时代,他的母亲去世,他都没有返回家园,为此他的老师曾子与之断交。
齐国人攻打鲁国时,鲁国国君本想拜吴起为军事统帅。可是当时吴起已经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鲁君心生疑虑。吴起为了达成功名,毅然杀妻解疑以求拜将。鲁国国君起用了他。等到破了齐国的军马后,有人在鲁候面前打小报告,说起吴起求将杀妻之事,吴起畏惧而又投奔到了魏国。
魏国国君早就听说了吴起的不“德”之名,但又爱惜吴起的军事才能,是否用吴起,魏文侯也犹豫不决。于是魏文侯问大夫李悝:“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李悝回答他说:“吴起贪而好色,但非常会用兵,即使司马穰苴在世也不见得比他强。”于是魏文侯便决定拜吴起为帅。没想到吴起取得了成绩后却跑去和魏相田文论功,因“刚劲自喜”得罪了不少人。有人设计陷害他,魏文侯的儿子武侯也对他心存怨恨,吴起于是不得不再次投奔到楚国。
楚悼王大胆地接纳了他,并封他为相。吴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为楚国的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他变法的手段过于强硬、时间仓促、缺乏靠山、根基不固而夭折,楚悼王死后,吴起也在同年被楚国贵族射杀并车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