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贤若渴,意思是说急于求贤才的心情就像渴了要急于找水喝一样。正是因为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想创大业的人,都非常注意寻求人才。
刘备为求孔明出山,不惜三顾茅庐,孔明为他的诚意所感动,以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提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诸葛亮这位千古奇才出任军师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辅佐刘备创立了霸业。
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想开创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也必须要像曹操、刘备那样有求贤若渴的宽广胸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贤才。一个贤才就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贤才就可以独当一面,而一群志同道合的贤才就能创造出人间奇迹。只要企业拥有了一大批各式各样的贤才,这个企业的前途就充满了光明。
美国数百位创业者谈的“创业者创业入门要诀”中有一条:“雇用精明能干的员工,不但有助于业务的开拓,而且也可以向他们学习。”
1983年,在世界前50名商人的排名榜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华人的名字:台湾塑胶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但很少有人知道,王永庆也曾经接近破产的边缘。
20世纪50年代,由于王永庆的商业技术落后,又无贤才,生产出的产品成了一堆堆无用的废物,于是股东纷纷退股,他被逼上了绝路。于是他将所有的家产变卖,作了最后的一搏,但是又失败了。他冷静下来认真地总结了一下失败的教训,终于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虽然有出色的管理和经营才能,但对技术却是一窍不通。为此,他用重金从国外聘请了一个工程师,并委托他解决一切技术问题。从此,王永庆的商业摆脱了“山重水复”的困境,走上了“柳暗花明”的未来。
有人说:“人才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也曾经科学地指出:“战争指挥员(人才)活动的舞台,必须建筑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之上,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可以导演出很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
商业领导最为重要的任务是用人,并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的技术和智慧发挥出最佳功能,以便实现既定的商业目标,取得预想的成绩,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