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蔚字号的管理智慧:文武兼施

2010-05-13 11:43
来源:一元一 作者:康贻祥
清康熙年间,山西有钱人家皆喜欢穿绸缎,而当时当地贩卖绸缎者并不多,故绸缎价格昂贵。

 
介休城东55华里的北贾村,有个名叫侯万瞻的人,凭借艰苦创业取得了成功,后经其子孙发扬光大,成为山西有名的巨贾,其资产不亚于日升昌。
 
清康熙年间,山西有钱人家皆喜欢穿绸缎,而当时当地贩卖绸缎者并不多,故绸缎价格昂贵。侯万瞻看准了这一时机,立即筹措银两,率领两个儿子去了丝绸之乡苏州、杭州廉价买回了绸缎,回山西又高价卖出,转手之间,获利颇丰,家业渐渐发展起来。
 
侯家的家业传到侯萌昌时,家资已经很雄厚。侯家的“蔚泰厚绸缎店”位于平遥西街,和著名的“日升昌”票号只隔一个小烧饼铺。侯萌昌见“日升昌”由颜料行改为票号后,生意兴隆,大发其财,非常眼红,但又苦于一时找不到熟悉票号业务的人才,于是他决定采用“偷梁换柱”之计将“日升昌”票号的副经理毛鸿挖过来。雷履泰是一个经商将才,毛鸿也是一个将才,两将才相遇,一山两虎,难免有些不和之处。毛作为副经理,有点怀才不遇之感,而雷履泰又有独断专行的毛病,毛就处在受排挤的地位。侯萌昌盯住了这点空隙,立即巧使“离间计”,就把毛拉过来了。
 
拉过毛之后,侯萌昌立即将“蔚泰厚绸缎店”改为票号,并让毛任总经理,由他全权管理一切业务。毛深感侯的知遇之恩,于是他怀着与“日升昌”决一雌雄的雄心壮志,锐意经营。毛又从“日升昌”拉过来两个熟悉业务的朋友,一个名叫郝名扬,一个叫闫永安,二人被提拔为分号经理。仅仅一年的时间,毛的才能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为侯家鞠躬尽瘁,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于是“蔚字号”票号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举成为“日升昌”票号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毛也善于采用“文武兼施”的方法管理员工。一方面他用文的方法教育员工;另一方面请颇有才华的平遥超山书院院长松龛出山,为蔚字号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以约束全体员工。毛采用“文武兼施”的计策,有力地推动了蔚字号的迅猛发展。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