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曾国藩:自建队伍,重视思想教育

2010-05-24 09:43
来源:栖息谷 作者:涵淼
清末的地方团练只是由地方显达人士所筹组的保卫家乡民兵,中央政府并不给予军饷与武器等后勤支持。

 
清末的地方团练只是由地方显达人士所筹组的保卫家乡民兵,中央政府并不给予军饷与武器等后勤支持。
 
但是为何曾国藩所建立的湘军,能够异军突起,取代朝廷绿营与八旗的正规军,并且打败拥有数倍军力的太平天国?平定乱事之后,曾国藩的部属李鸿章、左宗棠的部队,更长期担任清朝末年的主要武力,直到甲午战争才逐渐衰败?
 
关键在于,“扎硬营、打死仗”,TCL总裁李东生分析。所谓的扎硬营就是号令严明;打死仗就是有压倒对方、以小搏大的必胜决心。
 
思想教育:拉水准、聚共识
 
从未带兵打仗的曾国藩深知,农民为主体的湘军,要打败气势如虹的太平天国,必须有严格的思想教育,来管理书生(军官与幕僚)与农民(士兵)为主体的湘军。
 
为了打造一支纪律严明、敢斗敢拚的部队,曾国藩拟订了“勤教、转移与严绳”的思想教育策略,用密集的精神训话(勤教)、赏罚分明的奖惩升迁制度(转移)及制订严格的部队操练准则(严绳),来统御湘军。
 
曾国藩虽然久居官位,但是却最痛恨敷衍塞责的僚气,遂藉部队中推崇实事求是的乡气,来取代僚气。
 
在招募兵勇的初期,曾国藩每天亲自坐在招募处,观察前来报名每一个人的气质。如果是讲话油里油气的人,就请他另谋高就。遇到朴实言拙的农民,立即请他加入湘军的行列。这就是用乡气取代僚气。
 
为了让知识程度很低的湘军能够遵守军纪,曾国藩写了《爱民歌》《保守平安歌》,透过浅显易懂的军歌,教育湘军要善待各地的民众,不要横行霸道,造成居民的反感。
 
此外,每个月固定的全军操练日,曾国藩还不厌其烦地亲临训话。训话的内容涵盖了严禁扰民、作战不怕死等军纪。为强化10多万湘军的共识,曾国藩还把《四书》《孝经》等书籍,下发到每一个士兵手中,把部队变成学习型组织,湘军塑造成一支纪律严明的战斗部队。
 
经理人怎么用?
 
赖朝辉:赠好书,推组织学习
 
随着企业迈向全球化与大型集团化,“保持弹性与学习能力,成为企业继续成长的动力”,惠普企业系统事业群总经理赖朝辉指出。喜欢看曾国藩《冰鉴》等著作的他,也经常赠送或推荐曾国藩的书,给惠普的同事阅读。
 
曾国藩重视思想教育与用学习型组织,来治理湘军的经验,可以让企业学习。
 
刘克振:办读书会,凝组织共识
 
在我国台湾的企业界中,工业计算机大厂研华科技更是以爱读书出了名。在董事长刘克振的大力推动下,研华全球各分公司都成立了读书会。
 
刘克振经常购买大量的管理书籍,赠送给中高阶主管,并且定期举办读书会。
 
“所有的主管,透过一起阅读一本书,可以凝聚经营团队的共识”,刘克振强调。
 
2003年时,刘克振准备启动研华转型成为工业计算机平台供应者。上半年他密集往返北京、上海与台北,主持读书会,凝聚研华转型的共识,并且透过读书会,观察哪些主管或是合作伙伴的理念与自己最一致,然后再委以重任。
 
这种作法,与曾国藩的思想教育十分相近。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