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周总理谈读书:宁精勿杂 宁专勿多(2)

2010-06-08 11:0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清远
三是读一些历史、文学方面的书,大家知道一名领导干部,时刻要讲话、做报告,要搞思想政治、鼓动士气的宣传工作,要把工作做到家必须做到旁征博引
 
三是读一些历史、文学方面的书,大家知道一名领导干部,时刻要讲话、做报告,要搞思想政治、鼓动士气的宣传工作,要把工作做到家必须做到旁征博引、多方论证、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否则就收不到应有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这里我需要指出领导干部应该学习胡总书记与温总理,从他们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中,从他们旁征博引的讲话中,可以知道他们非常重视读历史文学书籍,温总理的床头就放了一部《沉思录》。这里我也需要指出,某些地方干部做报告,不去结合本地实际,不领会上级精神,报告内容换个地点或人名,生搬硬套,往往没有新意,有个别的省市政府部门把它省、市政府部门的总结随手沾来,总结内容换个地名就变成本地方本部门总结了,这种现象让广大干部、人民群众非常厌烦,其原因是某些领导干部或某些秘书没有丰富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等,没有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等做铺垫,报告或讲话就会枯燥乏味,总结就会变成八股文,千篇一律,当然选择历史文学书籍也要做到“精专”,譬如《论语》、《岳阳楼记》、《周恩来传》等。
 
四是读群众这本“无字”书,周总理在《我的修养要则》一文中指出“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群众是一本无字的书,群众的词汇最丰富,就比党的17大报告中一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强调一句“不折腾”,这样的词句起到点精作用,报告讲话很有生机,这些都体现群众语言魅力,况且,我们许多知识在“本本”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把群众当一本读不完的书,到群众中去找,不但能检验自己学习读书得来的知识是否做到“精、专”,而且能把群众一些“精专”的知识带到自己工作中来,有利于密切党群联系,促进干群和谐,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总之,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紧迫,这个时代更不允许我们对学习有一丝怠慢,学习读书是终身的事情,吃到老学到老,不管是年老的干部还是年轻干部,不能辜负党中央的期望,让我们一起重温周总理“宁精勿杂,宁专勿多”的读书观,从中得到启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