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强者人道:林尚沃商道即人道(2)

2010-09-10 09:20
来源:一元一 作者:佚名
五天后,借钱的三个人来到林府。咸镜道商人做草鞋卖挣了五分银子;平安道人做风筝卖,赶上春节,挣了一两银子;轮到黄海道人,他以一种不屑地神情
五天后,借钱的三个人来到林府。咸镜道商人做草鞋卖挣了五分银子;平安道人做风筝卖,赶上春节,挣了一两银子;轮到黄海道人,他以一种不屑地神情回答:“大人,您觉得一两银子能做什么生意呢?”原来这位拿一两银子喝酒去了,喝得只剩下一分,然后用一分银子买了张白纸,在白纸上写了封所志(陈情书或请愿书),内容大概是说“我目前正在一所寺庙里攻读四书五经,请义州府尹老爷为我提供一些读书期间的开销。”结果府尹差人送来了10两银子。
 
听了三个人的叙述,林尚沃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借给编草鞋的100两银子,借给做风筝的200两银子,借给写所志的人1000两银子。林尚沃又让他们各自写下借据,一年后再回来。
 
一个旁观的书生问林尚沃为什么这么处理,林尚沃说:“编草鞋的兢兢业业,不会浪费一点钱,他这种人肯定饿不死,但也成不了富人;做风筝的比做草鞋的聪明,有头脑,擅长观察时机,但做生意仅仅看到眼前的时机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这类人确实有些成了富人,但不可能成为巨富。至于那个写所志的醉鬼,这人不会为钱所累,为钱去拼命的人根本挣不到大钱,顺其自然而为之才是挣钱的最高境界,如果过分追逐钱财,事业肯定失败。”
 
一年以后,三人又一次聚集到林府回话:编草鞋的用借到的钱开了一家铁匠铺,制作犁、铧等工具挣了些钱;而做风筝的用借的钱从沿海贩卖盐和干海货到内陆,再从内陆购买药材运到全国各地出售,现在已经开了五家店铺;而写所志的书生这次却空手而来。谁也没料到,林尚沃又借给他2000两银子,照旧要求一年后再见。
 
但一年过去了,到了约定的日子,那个黄海道人影踪全无。一晃八年过去了,已被大家忘得一干二净的那个黄海道人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林尚沃面前,这次他要求借10头牛和10辆结实的牛车。林尚沃二话没说,吩咐照办。
 
10天后,黄海道人回来了,令人惊讶的是,10辆牛车装满了质量上乘的六年参,价值10万两白银。黄海道人说:“八年前,我从大人这里借到2000 两银子后,回到平壤逍遥快活,直到有一天,我数了数剩下的钱,发现已经不足100两。我决心振作精神,于是离开平壤去了开平,将剩下的银子全部买了人参种子,一直走到没有人居住的长白山深山老林,选中一面背阴的山坡把种子随风撒下。然后我又回到平壤,在城外开了家酒馆。一晃八年过去了。我打起精神回到义州,向大人借10辆牛车,来到到六年前我到过的长白山,到那儿一看,山坡已经变成了一片参田,我就把它们全部挖出来运到您这里了。”
 
最后,林尚沃付给黄海道人5万两银子买下这批价值10万两银子的参。两人各取所需,对半分成。
 
八年之内,林尚沃用3000两银子挣来5万两,而那个黄海道人也成了大富翁。林尚沃仅凭识人智和用人之信,就轻而易举赚到大钱,正应了人常说的“商道即人道”这句话:经商实际也就是投资人,林尚沃的这则逸事为这种商业哲学做了极好的诠释。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要想挣大钱,就要具有这样广阔的心胸和视野,布下一个大大的局,通过对人脉的经营,开拓一条财源的滚滚之流。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