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入门 > 国学常识 >

平民思想的代表——先秦诸子之墨子

2009-03-20 21:1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先秦时代,墨子和孔子都是显学的代表,不分伯仲。墨子的思想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处世都有借鉴意义。

在先秦,除孔子外,我国历史上另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就是比较著名的墨子了。应该说,在孔子与墨子的那个时代,他们都是显学的代表,他们的影响与作用,以及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在当时可以说都在伯仲之间。但在今天来看,可能就不一样了。

孔子讲求“道”、“行”、“知”、“艺”,而墨子讲求“义”“任”“慧”“技”。或许你可以从他的价值理念中学到自己人生成功的某种意念。

墨子的“义”

孔子所追求的最高道德准则可以被称作“道”。而墨子所追求的最高道德准则,可以把它叫做“义”。虽然我们今天讲“道义”,但作为“道”来说无论如何都应该在“义”之前,并且是包容“义”的。所以,仅从这一点来说,这孔墨的高下就得以区分了。

《墨子》的“兼爱”虽然有“仁”的组分,但其“爱无差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以易别”。“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墨子》认为“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并且鼓励人们“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义”。

这些思想的发展缺少社会实践的大的支撑,也就是缺少一种普适性。依从政者的眼光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都只能是救一时之急的理想,而不是那种可以解决长久的社会问题的良方。因之将墨子的社会理想与道德观归在“义”这个范畴。

墨子的“任”

墨子处于战国时代,那是暴力、智力竞争的时代,墨子特别强调“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强必饱,不强必饥”。墨子倡导“兴利除害”提倡“杀己以利天下”的观念。后期墨家把墨子倡导的这种观念概括为“任”,“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急”。

终墨子一生是“任”的力行者。比较著名的是墨子阻止了公输盘为楚国造攻城的云梯,攻打宋国的故事。

墨子的“任”得到了孟子的赞美,认为:“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