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它的栖息环境为远离人间的深山冷谷林间,或营巢于海岸及岛屿的岩礁一上,只在饥饿时才飞到水边捕食,当它捕到鱼后就飞回林间啄食,从来不在河洲边“关关”地鸣叫。
雎鸠是否为鱼鹰?据古今历史记载,鸬鹚也有鱼鹰之称,那么雎鸠是否就是鸬鹚呢?鸬鹚为鸬鹚科鸟类,又名鷧(郭璞《尔雅》注)、水老鸦(《本草纲目拾遗》)、鱼鹰(《中国动物学图谱》)。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按韵书“卢”与“兹”并黑也,此鸟色深黑,故名。又名鷧(音壹),其声自呼也。”可见它的鸣声也不是“关关”那么动听;而是伸颈直项如噎。
养鸬鹚者说,此鸟很少鸣叫,只在争斗时哀鸣几声,有时在夜间偶然鸣叫一声,其鸣声极其凄凉,大有毛骨悚然之感。
另外,鸬鹚全身乌黑,体型粗劣。根据宋朝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淡》中说“陕峡中称鸬鹚为乌鬼。”故杜甫诗中也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之句,可见古人也认为此鸟鸣声凄然,体貌且陋不堪,这当然也不能与幼窕淑女相提并论。
那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雎鸠”究竟是何种水鸟呢?
据考在我国东南地区水网地带,有一种经常“关关、关关”地鸣叫不停的水鸟。这种水鸟叫“秧鸡”。江浙民间根据它的叫声俗称“关鸡”, 或叫“广鸡”。这种水鸟在春夏间更是鸣叫不停。春夏季节是秧鸡的求偶时节,雄秧鸡以此鸣叫声吸引雌秧鸡的注意,寻求配偶。秧鸡一般以家庭为建制,夫妻形影不离,子女往往相距不远,居住在同一片领地。成年后的秧鸡与幼年的秧鸡叫声不尽相同,到了求偶时节,成年秧鸡便分出雌雄,跨越地界,四处奔走,“关关”之声,不绝于耳。
农村姑娘在河塘湖泽边洗衣服或采莲子时也可以常常听到这种秧鸡的鸣叫声,这不正是“关关雌鸡,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境吗?而且秧鸡夫妻形影相随,不离不弃,情意专一,更是符合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的追求和向往。
(责任编辑:抱抱熊 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