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入门 > 国学常识 >

中国文艺界的《红楼梦》情结——红学

2009-04-13 15:0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红楼梦》一问世,就像皇冠上那颗最璀璨的珍珠,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和追捧。有句话在当时士人阶层非常流行:“开篇不谈红楼梦,读遍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一问世,就像皇冠上那颗最璀璨的珍珠,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和追捧。有句话在当时士人阶层非常流行:“开篇不谈红楼梦,读遍诗书也枉然。”民国初年有个叫朱子美(字昌鼎)的小有名气的学者。有一次,他的朋友问他:“你怎么不研究‘经学’?”他说:“我也在研究‘经学’,少‘一画三曲’而已。”友人不解,问他研究的经学少“一画三曲”是怎么回事。他笑着说:“我研究的‘经学’少‘一画三曲’就是‘红学’呀!”

原来,自清乾隆以后,社会上不少人热衷于研究“经学”,而“经”字的繁体字写作“經”,他研究的“经学”少了“一画三曲”,自然便是“红学”了。只是光凭半本《红楼梦》就建立了一个研究学派,这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由于爱好者、研究者众多,红学日益成为“显学”,其“热闹”程度大有超过甲骨学、敦煌学之势。那么我们时常耳边听到的“红学”到底指什么呢?

红学大致上可分为旧红学与新红学。

旧红学,指的是五四时期以前,有关《红楼梦》的评点、评论、题咏、索隐、考证。旧红学比较重要的流派是评点派和索隐派。

评点派的代表人物是清代的王雪香、张新之和姚燮等人,他们主要采用圈点、加评语等形式,对经过了程伟元、高鹗续补的120回本《红楼梦》进行评点。索隐派盛行于清末民初,主要是用历史上或传闻中的人和事,去比附《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故事,其代表作有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及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等,至今仍不断有这一类的著作问世。

考证派则注重搜集有关《红楼梦》作者家世、生平的史料和对版本的考订,重要著作繁多,除了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之外,还有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等等。此外,还有不少红学家从《红楼梦》本身出发,研究它的写作方法、文学特色、思想意义等。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就是运用西方哲学理论对《红楼梦》进行全面评论,这是在红学研究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部著作。

新红学则指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胡适考证出了《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而曹雪芹是曹寅之孙,《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胡适虽然遭受批判,但这些观点却普遍被人接受。近几年来,随着红学的深入发展,新红学的基本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而屡遭批判的索隐派中的某些合理成分,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而自刘心武在《百家讲坛》开讲《红楼梦》以及《红楼梦》影视剧的重拍,《红楼梦》当下又一次在社会各阶层掀起了热潮。而这一次对《红楼梦》的解读是以刘心武为代表的大众阶层对《红楼梦》的解读,姑且不论其观点正确与否,这一行为已经标志着这部曾被学术界垄断研究的书籍走进大众,真正进入了“全民解读经典”时期。

(编辑:一步之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