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十三年前,《光明日报》史学版曾发表安徽定远县一位中学教师的文章,题为《项羽究竟死于何地?》(1985.2.13.)。文章征引《史记》、《汉书》等史籍记载,联系当地的一些历史遗迹,对项羽慷慨悲歌、乌江自刎这一历史悲剧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项羽应是战死在安徽定远东城。文章发表后曾有过几家报刊转载,反响并不大。1992年,《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第二期刊发了知名学者呼安泰先生文章《也谈项羽殉难于何地》,对前文提出了驳议,认为项羽自刎乌江信而有征,无可质疑。争议虽然有了开端,似乎也并未引起史学界的关注。
这番争议一度冷却了下来。直到十六年后的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的《中华文史论丛》(总第八十六辑)刊发了著名国学教授冯其庸先生长文《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下称冯文),作者经过长期实地调查和史料梳理,并“从司马迁对项羽自垓下至东城的战斗历程的叙述”中,论证项羽是死于(定远)东城而不是死于乌江。接着,协同冯教授调查考证的定远县文化局长计正山先生,又在《江淮时报》著文《项羽并非死于乌江》(下称计文),继续论证项羽乃战死在定远东城。不久,娄彦刚先生以《项羽“乌江自刎”有依据》为题,在《新安晚报》发表文章(下称娄文),对项羽战死定远东城一说提出商榷。今年初,呼安泰先生再次著文《无鱼作罟习非成是——再谈项羽殉难于何地》(《南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一期),坚持认为项羽自刎乌江的史实不能凭臆度和推测改变(下称呼文)。这场争议终于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