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入门 > 国学常识 >

《诗经》十五国风中为何没有楚风(2)

2009-04-25 10:4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戎至于洛阳,在东周的王都郊外举行阅兵仪式。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公然探问周朝传国之鼎的轻重大小,并且扬言说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戎至于洛阳,在东周的王都郊外举行阅兵仪式。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公然探问周朝传国之鼎的轻重大小,并且扬言说,楚军只要折断戈矛的尖端,就足够铸成九鼎了。楚庄王成为春秋时期功业最为显赫的一位霸主。此后,楚军锋芒益锐,所向披靡。在春秋战国之交,相继灭陈,灭吴,灭蔡,后来又灭越,成为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极强盛的国家。楚国兼并的小国,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楚国之疆域,在其鼎盛时期,据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县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楚国的这种蓬勃发展的势头,从西周初年算起,持续了大约700年之久,直到战国后期楚怀王时代,由于重大决策失误,才出现转折。

楚文化的崛起和楚国的崛起是同步的,文化与国家的关系,其在版图扩大的同时,文化随之播散,二者基本同步。而楚文化载播散的同时,也是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因素的良机,楚人博采众长,独创一格,最终出现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楚辞》这样的经典著作。但这已经始战国时期了。

从以上楚国的历史发展我们不难看出,西周时期,由于国家不大,国力弱小,地处楚蛮地区,交通不便,西周王朝采诗时很难到达这里;与中原相比,文化相对落后,加之语言不通,也不便于采诗。东周直到春秋战国,这是楚国飞快发展壮大的时期,在不断的疆土开拓中,楚地传统文化和中原文化也在不断的碰撞和交融,但等到这种碰撞和交融终于结出硕果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战国中期,而此时《诗经》已经成书二百多年了。《诗经》编定与楚文化发展的错位,其结果就是《诗经》中没有“楚风”,但中国因而有了《楚辞》这一可与《诗经》媲美的经典,亦幸甚矣!

(责任编辑:晴天娃娃)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