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名人盗墓案(3)
2010-02-06 09:52
被刘去盗掘的有名古墓还有好多,如魏王之子且渠墓、晋幽王墓、栾书墓等一大批古墓。但盗墓多了,刘去也害怕。《太平广记》记载,在掘开且渠墓时,
被刘去盗掘的有名古墓还有好多,如魏王之子且渠墓、晋幽王墓、栾书墓等一大批古墓。但盗墓多了,刘去也害怕。《太平广记》记载,在掘开且渠墓时,刘去被吓得半死,里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刘去赶忙让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史称,刘去盗掘古墓的数量“不可胜数”,但具体有多少,又获得多少宝物,现在已无从考证。
曹操-最专业的盗墓者
盗墓,多是王者行为,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上大规模的盗墓行为都掺杂有官方性质。但设专职,设“盗掘办公室”,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应该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
曹操的底细大家都清楚,在民间传说里,他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的奸,而是其盗墓行为。据说,在他打天下之初,为了筹集军饷,曹操想到陪葬甚丰的王陵,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独出心裁,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盗到哪,哪座陪葬多盗哪座。
曹操盗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构建规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刘武是刘邦的孙子,其父是汉文帝刘恒,哥哥是汉景帝刘启。刘武正处“文景之治”、国富民丰的年代,可以想见刘武陪葬的丰厚程度。
刘武的陵墓由墓道、甬道、主室、回廊、侧室、耳室、角室等部分组成,设有完备的排水系统。经现代考古测量,墓室总容积大达1367立方米,与皇帝享用的规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么大的空间,陪葬品该有多少啊。史上具体记载了曹操的盗墓行为,在陵墓打开后,他亲临现场,指挥取宝。《水经注疏》记载:“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数万斤。”据说,曹操仅凭这一次盗掘所得的财宝,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三年,可见盗得财宝之巨。而让考古专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时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曹操手下靠什么打开陵墓,盗得这些财宝的?
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掘墓,盗墓都是一种罪过。项羽盗掘让刘邦找到了攻击的理由,曹操则让袁绍抓着了小辫子,成为挨伐的一大罪状。袁绍在攻伐曹操前,让手下很有才华、后世称“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起草了一份讨曹“檄文”:“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立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就是这份檄文,让后世了解到了曹操盗墓真相。
显陵位于今湖北省钟祥市境内,是朱翊钧自己的曾祖父、恭睿献皇帝朱祜杭和曾祖母蒋氏的合葬墓。显陵本为王陵,营建断断续续长达47年,规模宏大,陪葬不薄。陈奉借显陵在枣阳矿山旁边的便利,以开矿作掩护,进行盗掘。知县王之翰探知陈奉用心不良,进言阻拦,结果反遭陈奉的诬陷,遭逮捕。老百姓对陈奉恨得咬牙切齿,要诛杀他,陈奉吓得躲藏了起来。史称,陈奉两年之后离开湖广时,搜刮来的金银财宝货物数以万计,运载财宝的舟船首尾相连,长达数里,为确保万无一失,陈奉增派了大量士兵护卫。从这里可以知道,一个宦官敢盗掘当朝皇陵,当然这是得到了朱翊钧的默许,为皇帝敛财的,不然陈奉的荒唐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现在人称,朱翊钧的定陵被发掘掉,也是一种报应,活该。
乾隆:权力最大的盗墓者
盗墓与一朝之君联系到一块,或许不少人都可得觉得意外,这怎么可能呢?但为了一己之利、出于坏人风水的考虑,皇帝也不能免俗,做起偷盗勾当,历史上这样的皇帝并不缺少。大清王朝鼎盛时期的皇帝、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之君乾隆就干过这种事情。在古今盗墓者中,乾隆该算是权力最大的一位盗墓者。乾隆盗墓对象是明“十三陵”,其公开理由却不是盗,而是颇讨汉人喜欢的说法:修葺明皇陵,与他人的野蛮盗掘相比,乾隆的行为显得很文明。
乾隆盗墓堪称一奇,据说仅是为了盗取陵中楠木大柱。乾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雍正死后继承大位,改元乾隆,为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继位时,清王朝已经过康熙,雍正两代70多年的治理,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稳定,百姓安康。乾隆励精图治,促进了发展,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绝唱出现了,此即“康乾盛世”。乾隆在位六十年,享年89岁,加上三年太上皇,为中国帝王中实际在位时间最长、年寿最大的皇帝,自号“十全老人”。史载,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开始对明陵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乾隆就利用这次机会盗墓的,偷梁换柱。
这次修葺,项目不全,且未尊原制,有的建筑还被拆除或缩建,“拆大改小十三陵”。民间广为流传“乾隆盗木”的故事,就是这次修陵过程中发生的。说是乾隆因为看上了朱棣长陵??恩殿的金丝楠木大柱,这才降旨修明陵的,企图将长陵大殿拆毁。经刘墉(刘罗锅)、纪晓岚等人的劝阻,乾隆皇帝才放弃了拆长陵的念头。但他不死心,仍命人拆毁了永陵的大殿,换下该殿的楠木,用于建设自己裕陵。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屑俺率稀⒎绞稀⒍攀先?位皇后的合葬陵寝。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破土动工,营建永陵花了10多年时间,规制仅次于长陵,与朱翊钧的定陵不相上下,“但长陵规划之心思不及也”。当年建陵时,每月花费白银不下于30万两。经过乾隆这次“修葺”,永陵??恩殿确实缩小了,现代考古已证实了这一点。《大明会典》记载,恩殿重檐7间,左右配殿各9间,恩门面阔5间。乾隆重建后??恩殿变为5间,恩门减为3间,柱网分布也与旧制不同。
清朝皇帝自顺治始,多有“盗木”的习惯,用于修筑宫殿,康熙、雍正都干过拆毁明代建筑建陵的事情。但打起前朝皇陵主意的,则只有乾隆。遗憾的是,乾隆的裕陵后来遭到孙殿英的盗掘,不知是不是一种报应?
孙殿英-最现代的盗墓者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盗墓之事也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民国初年出现的军阀盗墓,加重了这股盗墓之风,形成新一轮盗墓高潮。其中,以孙连仲盗掘茂陵、孙殿盗掘清东陵这“二孙”为代表。“二孙”之中,则以孙殿英为甚,他使用了破坏性极大、用于现代军事用途的炸药,炸开了慈禧的定东陵、乾隆的裕陵,三天盗得宝物无数,共装了30车。仅从慈禧陵中盗得的两个绿皮红瓤、黑子白丝“翡翠西瓜”,估价在白银500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