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浅隘刻薄甚矣。故君子攻人,不尽其过,须含蓄以徐入之愧惧,令其自新,方有趣味,是谓似善养人。
曲木恶绳,顽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恩礼出于人情之自然,不可强致。然礼系体面,犹可责人;恩出于根心,反以责而失之矣。故恩薄可结之使厚;恩离可结之使固,一相责望,为怨滋深。古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使骨肉为寇仇,皆坐责之一字耳。
宋儒去:“宗法明而家道正。”岂惟家道;将天下之治乱恒必由之。宇宙内无一物不相贯属,不相统摄者。人以一身统四肢,一肢统五指;木以株统干,以干统枝,以枝统叶;百谷以茎统穗;以穗统[禾尊],以[禾尊]统粒,盖同根一脉联属成体。
此操一举万之术,而拾天下之要道也。天子统六卿,六卿统九牧,九牧统郡邑,郡邑统乡正,乡正统宗子。事则以次责成,恩则以次流布,教则以次得传宣,法则以次绳督。夫然后上不劳下不乱而政易行。自宗法废,而人各为身,家各为政,彼此如飘絮飞沙,不相维系。是以上劳而无要领可持,下散而无脉胳相贯,奸盗易生而难知,教氏易格而难达。故宗法立而百善兴,宗法废而万事弛。或日:“宗子而贱、而弱、而幼、而不肖,何以统宗?”
曰:“古之宗法也如封建,世世以嫡长。嫡长不得其人则一宗受其敝,且豪强得以脉鼠视宗子,而鱼肉孤弱,其谁制之?盖宗子又当立家长。宗子以世世长子孙为之。家长以阖族之有望而众所推服,能佐宗子者为之。婿重其权而互救其失。此此二得,宗人一委听焉,则有司有所责成,而纪法易于修举矣。
责善之道,不使其有我所无,不使其无我所有,此古人之所以贵友也。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孝子不可不知;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忠臣不可不知。
土大夫以上,有祠堂,有正寝,有客位。祠堂有斋房、神库,四世之祖考居焉,先世之遗物藏焉,子孙立拜之位在焉,牺牲鼎俎盥尊之器物陈焉,堂上堂下之乐列焉,主人之周旋升降由焉。正寝;吉礼则生忌之考妣迁焉,凶礼则尸柩停焉,柩前之食案香几衣冠设焉,朝夕哭奠之位容焉,柩旁床帐诸器之陈设、五服之丧次,男女之哭位分焉,堂外吊奠之客、祭器之罗列在焉。客位,则将葬之迁柩宿焉,冠礼之曲折、男女之醮位、宾客之宴飨行焉。此三所者,皆有两阶,皆有位次。故居室宁陋,而四礼之所断乎其不可陋。近见名公,有以旋马容膝、绳柩瓮牖为清节高品者,余甚慕之,而爱礼一念基于爱名。故力可勉为不嫌弘裕,敢为大夫心上者告焉。
(责任编辑:圣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