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兵家 >

商场如战场:兵法管理之思辨(2)

2010-07-07 11:08
来源:HR管理世界 作者:叶芃
军队与企业的激励约束制度不一样 军队的精神激励其实是任何组织都无法比拟的,国家的荣誉感,保家卫国的使命感,是任何人从一出生就会被传导的一
 
  军队与企业的激励约束制度不一样
 
  军队的精神激励其实是任何组织都无法比拟的,国家的荣誉感,保家卫国的使命感,是任何人从一出生就会被传导的一种价值观。爱国主义在任何国家文化都会列入最主要的一种价值观,因此这种精神的激励会让每一个正常人都会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其实这往往也是没有选择的,因为在正向激励的后面还有国家整个体系的保障,因此军队的指挥是要求绝对服从,没有任何异议。
 
  但是兵法应用在企业却失去这个基础。尽管我们提倡企业要进行文化管理,但事实上又有多少企业家能够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呢?功利性是企业存在的必要基础,因此在企业利益受到损害时,能够放弃企业短期利益而维护企业长期利益的企业家很少,更不用说是为了社会利益而放弃企业利益了。因此能够将企业文化的激励在企业中能够发挥作用的并不多,同时从我们的企业文化基石模型分析,企业文化最基础的文化根基是民族文化,就是说企业文化如果没有与民族文化一致的话,它就会失去存在的土壤,而民族文化对企业的必然要求是将国家利益放在最主要的地位上,尽管通常表述为社会的利益。在约束方面,尽管企业也有许多管理制度,但那只能通过经济制裁来实现,你要求员工绝对服从是不可能的,最多他就选择离开企业,因此这种约束制度相比法律而言是弱势的。
 
  三、兵法管理之弊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兵法管理也是一样。我们先看看兵法管理之弊端。
 
  在宏观思维上,如果企业管理渗透太多的兵法思想,必然使公司在战略思维上会走向霸权主义。公司战略的要义,在于围绕公司愿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最短时间取得竞争优势。整合与借势,是我们给企业做战略咨询经常考虑的关键战略思维。天下有没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答案是肯定没有!天下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性的,都是稀缺性的,这是经济学的前提。企业要发展,就肯定要面临资源的有限性问题。企业的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都是有限的,但企业是要不断发展的,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所以如何最大化企业的资源就是所有公司战略都必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资源是广义的,既要利用自己的资源,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所以说合作、共赢是商道的应然之义。
 
  但在战争上,"敌死我活"是必然的结局,"枪杆里出政权",武力是所有兵法必须具备的要素,因此在假设条件下兵法的终极目标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当前提是错时,结局肯定是错的。如果一个企业战略思维是以"敌死我活"为商场竞争的潜在假设,那我们不难想象,为什么会出现为了赚钱而雇佣黑社会成员伤害竞争对手,为了赚钱可以违背社会道德,这一切皆因为兵法思维的作怪。但,现代商界却讲究商业伦理,这种为赚钱不择手段的经营思维,结局往往是使企业在受到法律制裁下而走向破产的边缘。
 
  军队的根本目标很明显,就是采取一切手段达到目的,以消灭敌人为主要手段。但企业却不是这样,虽然它也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达到目的,但共赢却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什么样的竞争对手都可能成为合作伙伴甚至通过并购成为一家人。在微观操作上,我们经常讲"商场如战场",这是每一个企业家的切身感受,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企业经常用战场来形容,但毕竟商场还是有别于战场,战场上的残酷和商场相比并不可能是同一层次的。例如有些人在对合作伙伴上喜欢采取"霸气",一付居高临下的气势,全然不知道双方在一开始合作上就已经埋上了失败的伏笔,合作既然是双方的,就意味着双向的选择,如果一方采取所谓的"霸气",另一方肯定在心理上感觉双方合作的不对等。因此,在微观操作上,以兵法的思维指导行为,很容易陷入权谋的怪圈之中,对任何人都采用敌对的心态,对任何策略行为都急功近利,这与基本商业伦理是背道而驰的。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