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静明净,可鉴天心;水,激浊扬清,可涤污垢。水之所以可鉴万物,在于它的洁身清明,之所以能除尘秽,在于它的立根清正。
五、正善治——善正治国,肃清吏治
水,清静明净,可鉴天心;水,激浊扬清,可涤污垢。水之所以可鉴万物,在于它的洁身清明,之所以能除尘秽,在于它的立根清正。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提出“以正治国”的思想,以执政者自身的清廉公正的力量来树立榜样,用严明端正的法律约束来治理国家,在这里“正善治”有两种含义,一是以“清静为天下正”,正人先正己,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二是“廉而不害”,用公正廉明的法制治理天下,廉政爱民。
老子的“善治”思想内容很丰富,在《道德经》中又叫“圣人之治”,在方法论上体现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个方法论是推已及人的,并非“愚民”之策。虚心者,即心胸宽广,襟怀博大;实服者,即正气浩然,满怀仁爱;弱志者,少思寡欲,勿使志满意得而渐生骄狂;强骨者,自强不息,以生机蓬勃之体魄实践济世理想。
在当今社会,一些管理层用空洞的道德说教试图规范群众的言行,但往往事与愿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体现身先士卒的示范作用,实践道德的感召作用。大禹治水三顾家门而不入,忠于职守,终使天下水患得治;诸葛亮受刘备托孤,惮精竭虑,事必躬耕,严于律己,堪称一代名相。革命战争年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上”,登高一呼,唤起工农百万,共产党员就是一面红旗,就是一个方向,就是一个榜样。在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摘掉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党的凝聚力再次得到新的提高。
老子的“正善治”对道德示范和法律公正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没有道德公正就没有法律公正,没有法律公正就谈不上“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了。
六、事善能——善于决策,科学民主
水,蓄养滋长,周沛万物;远涉万里,以汇江河。可凝为亿年冰川,可化为九霄云雾,可为千家万户送清凉……实践“事善能”,因其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它的事业没有不成功的,这体现了水的善于变通和博采众长的科学民主特性。长江之水发于千仞,融坚冰,化雪原,穿群山,沿峻岭,斗折蜿蜒,借势顺形,随方就圆,出深涧,下幽谷,合涓流,纳清泉,虽为细小,而终成其大。纵看大河奔腾、大海澎湃,这里面深含着力学、易学、物理学的科学原理,也凸现着水兼容并收、开放发展的独特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