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与无”贯穿在整个佛教的精神内核里面,无招胜又招,以不变应万变。

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要把他们吓走。今天呼风唤雨,明天风驰电掣,确实将不少年轻的沙弥都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到了最后,道士所变的法术都用完了,可是道树禅师还是不走,道士无法,只得将道观放弃,迁离他去。
后来,有人问道树禅师说:“道士们法术高强,您怎能胜过他们呢?”
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勉强说,只有一个“无”字能胜他们。”
“无,怎能胜他们呢?”
禅师说:“他们有法术,有,是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无法术,无,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无和有的关系,是不变应万变。我“无变”当然会胜过“有变”了。”
有与无,变和不变。是的,佛家常说,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空与无”贯穿在整个佛教的精神内核里面,无招胜又招,以不变应万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只要保持我们内心的本真,不受虚名与浮躁所诱惑,保持为人的本色,就没有什么难倒我们。
(责任编辑:菩提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