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佛学智慧 >

解脱之路:自己是自己的救星

2010-03-19 11:31
来源:贡唐仓仁波切开示录 作者:久美·丹贝旺旭
佛教所主张的“自己是自己的救星”的人生态度,至少在方向上是最富于现代性的。自救,就是自净其意,自觉自愿地做好事,不做坏事。

  在科学上面,别人的研究成果自己拿来用就是了。别人达到的高峰完全可以作为自己的起点。但是,在心性修持方面,在道德的形成上面,科学的方法行不通。别人的成就是别人的成就,你拿不来。自己想要的话,必须从头做起。佛说:“自己是自己的救星,别无救星”,又说:“佛无法直接洗掉人们的罪恶,也无法用手抹去人们的痛苦,也无法把自己的觉悟移植给别人,佛只是教给人们自救自脱的方法。”

解脱之路:自己是自己的救星


     一个人如果立志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甘与禽兽处于同一境界,那就应该通过自我的努力获得“自觉”,经典和师友只能起到缘助的作用,不能代替 “自修”。你皈依了佛,佛只是指路人;你皈依了法,法只是一张地图;你皈依了僧,僧只是你的向导。在“僧”的引导下,沿着“法”的线索,朝着“佛”指点的路,向着自己的心走去!

 

     这就是唯一的解脱之路。

 

     如果真的有什么佛祖保佑的话,没有别的,只能是“自净其意。”能净,佛将与你同在。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真正的佛是一种精神,一种感应,他只能在你自己觉悟了的心中,不在身外。文殊、观音、金刚手分别代表佛的智慧、慈悲和能量。佛的保佑(我们叫“加持”)也是以感应形式发生作用的,如何能够在生活中见到?不能把庙里的泥塑像当作佛,这是一种纪念像,见到这些像就想起佛的功德,佛的智慧,佛的慈悲,佛的能量,激起一种信念,因而肃然起敬。有人批评佛教是偶像崇拜,这是误解,佛教崇拜的是精神。密宗里三头六臂的佛是为了观想的需要,各种颜色、法器、千手千眼都是观想的需要。真正的佛是一种觉悟的力量,只有这种力量才可以防止自己做坏事,得到自律。

 

     佛的保佑作用,有如水对人的浮力。愈是会水(会游泳),水对你的浮力就愈大,有的人平躺水面,也不会下沉。如果没有下过水,只是从书本上看了一点游泳知识,甚至反对下水,那么一旦落入水中,高喊救命也无济于事,肯定是要沉入水底的。

 

     佛教所主张的“自己是自己的救星”的人生态度,至少在方向上是最富于现代性的。自救,就是自净其意,自觉自愿地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话说得再概括、再精练一点,可以归纳为“行善”两个字,行善就是弘扬佛法。行善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平常说的“六度”,即舍,戒,忍,精进,禅,慧。用现代最通俗的语言讲起来,舍,就是讲奉献,戒,就是讲文明,忍,就是讲涵养;精进,就是讲拼搏精神;禅,就是讲认真;慧,就是讲创造性。这样看来,佛教的行善内容和人们社会生活中所提倡的大众行为,公民道德是一致的。使这六方面成为佛法的唯一标志,不是别的,还是“自觉自愿”,“心甘情愿”这一条。正是这一条,才使舍、戒、忍、精进、禅定、慧这“六度”闪耀出了真理和光芒。
 

(责任编辑:飞天)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