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侍奉君主而善于计算,是自取其辱也。对待朋友而善于计算,是要疏远关系的。”子游说,人们不能过于“计算”。这个总结相当重要。计算,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本质特性(除了原始社会外)。自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人们就学会了计算,在私有制蓬勃发展的春秋时期,人们的计算就更进一步了。这个“计算”不是说人类社会的数学的进步,而是人类私心的“计算”。如果人们凡事都要计算一番,看划得来划不来,看值不值得的话,事情确实就很难办了。当然,依照“对等原则”,是应当“计算”一下,我如此对你,你也就应该如此对我。但如果从“仁”的角度来对人对事的话,就不应该“计算”,我如此对你,并不期望你也如此对我,才能称得上是“仁”,是与人相互亲爱。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如此对我,难道我对你就应该不“仁”吗?所以,如果要“计算”的话,也就不能说是“仁”了。
 
孔子在《八佾》第十九节里对鲁定公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其宗旨是君主役使、使唤臣子要用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做臣子的则要用尽心尽力的忠诚来侍奉君主。按照孔子和子游的思想,臣子侍奉君主尽忠是应该的,如果臣子凡事都要计算一番,看划得来划不来,看值不值得才去干事的话,那这个人简直就不能算是臣子了,甚而不能算是一个人了。事实也是如此,比如今天我们的一个工厂,厂长叫某人去干某件事,这个人计算了一番,划不来、值不得,便不干了,这样的人能对工厂有贡献吗?这样的人能留下来吗?所以子游认为,对待上级领导,不能过于计算;过于计算了,便会自取其辱也。这是上下级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给朋友帮个把忙,如果也要看划得来划不来,值不值得的话,这个朋友显然是做不成的。朋友之间讲的是“义”,是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为方式,以及奋不顾身的、利人不利己的行为,所以,如果要计算的话,也就不是朋友了。至于到夫妻爱情之间也在讲“计算”,这就很令人遗憾了。找这个人做配偶,首先要看划得来划不来,值不值得?这样的爱情婚姻会幸福吗?绝对不会!不仅爱情是无私的奉献,我们每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所参与工作的单位,都应该讲无私的奉献,讲尽心尽力的忠诚。只有减少计算,多点忠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相处融洽,人类社会才能得以更快的进步。
 
曾经,年老的狮子重病躺在洞里。除了狐狸之外,动物们都去问候国王。狼便趁机在狮子面前诬陷狐狸,说狐狸胆大包天,藐视大王,竟敢不来问候。正在此时,狐狸进来了,听到了狼所说的最后几句。狮子一见到狐狸就怒吼起来,狐狸马上请求让他解释几句。他说:“在所有向大王问候的动物之中,有谁像我这样忠诚,为你四处奔走,遍访名医,寻找妙方呢?”狮子立即命令他将药方说出来。狐狸说:“将狼的皮活剥下,趁热裹在身上。”狼立刻成为一具尸体,躺在了那里。狐狸得意地笑着说:“你不应当怂恿主人起恶念,而应该诱导他发善心才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