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孔子:一个成功的圣人(2)

2010-03-08 09:49
来源:半月谈 作者:鲍鹏山
而孔子呢?孔子是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 第一,他做人,很成功。 一句话,他由一个社会下层的普通人,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这是中华
 
而孔子呢?孔子是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
 
第一,他做人,很成功。
 
一句话,他由一个社会下层的普通人,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这是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恒河沙数的人群之中,独他一人达到的境界!
 
第二,他做事,很成功。
 
做老师很成功。古往今来,还有哪一位老师,像他那样培养出那么多顶级的人才,在整体上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还有哪一位老师,被学生看成父亲,死后为他服丧守墓3年,子贡更是守墓6年?
 
做学者很成功。他整理六经,传播文化。中国学术,就是在他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做政治家很成功。他不仅曾经在现实政治里大显身手,更重要的是,他的政治理念、政治理想,成为“道统”,一直约束着、引领着后世的政治和政治家。他的“仁政”理念,他的一句“苛政猛于虎”,一直是后世反抗暴政、起诉暴政的道德依据。
 
做思想家很成功。以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民族性格和气质。还有比这更伟大的成功吗?
 
说到孔子,不能不提到《论语》。《论语》是中华民族的圣经。在中国古代,至少从汉代开始,这个民族的所有读书人没有不读《论语》的。《论语》关乎家国理想或理想的家国,关乎人格理想或理想的人格,甚至,它还是语言范本,关乎理想的文字。它获得国家意志的供奉,也获得民间道义的认同,一本一万多字的小书,在一代一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
 
要知道,从民族凝聚力的角度来说,中国有两大先天不足的严重问题。
 
第一,国家幅员太辽阔。幅员辽阔包括两个意思:土地广阔和人口众多。在这么辽阔的土地上,在交通、通讯都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要把人民凝聚起来,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中国没有全民信仰的宗教。
 
交通不发达,信息不畅通,没有宗教,把幅员辽阔土地上的众多人口凝聚成一个国家,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保持几千年文明的延续,这几乎是一个奇迹。这个功劳要算在谁的身上?必须算在孔孟老庄这些人身上。而《论语》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凝聚力。
 
在漫长的古代,不管你是京城的孩子,还是偏远山区的孩子,只要是在中国版图之内,孩子们学的都是《论语》。所有的孩子翻开课本,读出的第一句话都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样教育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人民虽然相距遥远,无论是哪里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价值观是一样的,文化信仰也是一样的。所以,《论语》起到了凝聚整个民族的作用。
 
《论语》是提示人道德向上的书。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告诉人的是,人是有道德责任的,人不仅自己要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养成道德的人格,履行道德义务,还负有建设道德社会的责任。按孔子的话说,这就是人的“天命”。认知并履行这样的天命,便是君子,否则,就是小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论语》是“人的觉醒”,是人作为一个“人”的觉醒,是人脱离动物、进入文明的标志,一句话,《论语》使“人”有了“终极关怀”。
 
《论语》所记,不仅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之言”,而且还是一群“大人之言”,在这部书中留下言论并足以砥砺后人的,还有曾子、颜子、闵子、子路、子贡、子张、子夏、子游、冉求………这些人天赋有异,各有不足和缺点,孔子也都一一指出过,但他们从不求田问舍,患得患失,猥琐小气,都不失为“大人”。
 
《论语》中有一则,记到孔子和几个弟子在一起,弟子们或訚訚如也,或侃侃如也,或行行如也,都很有气质,孔子很高兴。要知道,教育的目的,就是“变化气质”,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变化气质”。
 
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他的学生变化气质。而有一个人,有一本书,能让一个民族变化气质,这个人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这种气质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气质。
(责任编辑:大成至圣)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