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从长城看中国古代军事防御思想

2009-06-25 17:0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孔令铜
中国的长城在人类历史上的价值,从军事角度上讲,它在利用地形改造战场,组织国土防御,传递军事信息,这几个方面在人类历史上是有创造性的。

长城以军事著称,这是公认的,因为为了军事,为了防御,才有了长城。中国的长城在人类历史上的价值,从军事角度上讲,它在利用地形改造战场,组织国土防御,传递军事信息,这几个方面在人类历史上是有创造性的。这种军事筑城不光中国有,国外也有,法国有一个建筑工程师,叫蒙达?朗贝尔。他的贡献就是改变城的环形防卫,在外面搞几个小据点,像小碉堡似的。除了这个城墙,壕沟之外,这几个小碉堡就成为这个城市的前沿阵地。你想要接触这个城市的城墙,就要先接触这几个碉堡,攻克这几个小碉堡。这个小碉堡起到一个犄角呼应的作用,在冷兵器时代,这些小碉堡对进攻城墙的敌人构成一种倒打的火力——你要想靠近城墙,小心后面打你,这样的话,已经不是单纯的环形防御了,已经前伸了。在恩格斯《筑城学》这本书,把它(蒙达?朗贝尔的城堡)称为跨时代的发明,但它同我们中国长城比起来,差了多少呢,差了将近两个世纪。因为你到金山岭长城看一看,金山岭长城已经比它先进多了。长城伸出一个很长的支墙,大概与长城成垂直角度。为什么要伸出这道支墙呢?这是为了前伸阵地,提前接触敌人。不要小看这道支墙,这道支墙很了不起的。他可以事先把兵力运到主阵地前面很远的地方,提前接触敌人。如果敌人想攻这道主城墙,你必须要攻克这道支墙。如果这道支墙不失手的话,你想想,他敢不敢进入主城墙?他不敢!因为它可以有倒打的火力,不管是弓、箭,或者石头都是很厉害的,它可以倒着打你,非常危险的。戚继光修建这道城墙,大概是一五六几年,他在当蓟镇总兵的时候,比刚才说的蒙达?朗贝尔修建的城堡——被恩格斯所称为跨时代发明的城堡早了两个多世纪。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军事筑城思想,是非常早熟的,也是非常先进的,尽管我们是为防御做准备的。我们有内长城,有外长城,在内长城和外长城之间,开辟有很大一片阵地,阵地的作用就是在你攻克外长城后,我有内长城,利用内外夹击的态势在这儿组织战场。那就是说“关起门来打狗”,或者说诱进门来打狗,这是很危险的。你攻破外面长城也没关系,我还有一道内长城,可以集中兵力。明朝迁都北京后,内长城就是核心阵地了。要保护北京,形成了很多道防御体系,你不要把长城看成一个简单的防御体系,八达岭——从岔道城一直到南口,这一条防线你要把它攻破是很不容易的,历史上只有两次被攻破过。

中国的长城对我国疆域的形成有很重要的贡献。

因为所谓的疆域,它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过程,它需要很多代人生息发展,开发建设,最终才能以一种文化传统的形态表现出来。但是,作为疆域开拓的第一步,首先是以军事占领和控制的形态出现的,你要派兵到那儿。因为有了派军队戍守的边防设施,因为需要对戍守的边防将士长期驻守组织生存保障,所以军事占领必须要和屯垦、移民等举措相联系。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和那一方水土相亲和,经济文化的存在取代了孤立的军事存在之后,疆域的概念就形成了。所以说,长城固然不是我们的国界,但是,长城以及依托长城伸展开来的各种军事设施,军事筑城,却具有控御国土的辐射功能。因为有了军队驻守,因为有了长城,这样就把国土控制了,慢慢就形成了自己的疆域。从汉代开始就是这样的,把长城修建到西域。大家说唐代是“盛唐” ,不修长城。其实,唐代也修了。唐代在黄河以北,阴山以南修受降城,并且围绕三个受降城,筑堠(用来守望的建筑)1800所,进一步巩固了对大漠以南的控制和管理。金代为了防止蒙古的进攻,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东起嫩江左岸,沿着大兴安岭,内蒙古的大青山,一直到黄河河套的九曲之北,修建了一条三千多公里,沟壕和边堡相结合的军事防御工程,当时把这叫“金界壕”。至今,我们到满洲里以北,仍然有当时军事筑城的遗址,不管这些军事筑城在当时是不是起到军事防御作用,但是,它作为中华民族版图控制的历史实证,非常有力。

长城在中国版图的形成,版图的巩固上有过很大的贡献,所以说长城是与国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责任编辑:蓝田日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