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抗金名将岳飞的军事思想及其应用

2009-06-25 17:3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民族危难之际,岳飞丹心浩气,不惜捐躯,“精忠无二”,表现出民族气节,至今仍为人民所传颂。

岳飞(公元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是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岳飞“少负气节”,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岳飞在宋金战争中,英勇善战,连战连捷,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岳飞没有军事论著存世,他的军事思想散见于史书篇牍,综合台起来,主要方面如下:

1、“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授阵图是宋朝的家规,祖宗之法,宋朝实行“将从中御”,将帅作战必依阵图行事。不得擅自改弦更张。岳飞坚决反对这一做法。他认为:阵图乃定局,兵家之事千变万化,“古今异宜。夷险异地”,不可照搬;“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若平原旷野,猝与敌遇,何暇整阵”?尚且敌众我寡,立阵易窥,金军晓得底细,出铁骑环围,非但不能取胜,反而致败。于是,他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就是说,先布阵后出战,这是兵家常法,但不可拘泥一法,用兵的奥妙在于以变应变,这一切全凭依据客观形势实行主观筹算。岳飞这种不拘常规,灵活机动的战术思想,一反宋军惯例,是对“将从中御”的公然挑战,就连年届七旬的老将宗泽也深为叹服。

岳飞不仅有其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思想,而且有其实践。金兵围攻汴京。岳飞前去解围,途中与金兵遭遇。两军相对,各不得进。为了调动迷惑敌人。他“领百骑习兵河上”,佯为演练,金兵发现。驱军赶至,宋军士卒颇为惊恐。岳飞告诫部属:“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岳飞抓住敌军不知“虚实”的心理,趁其“未定”,身先士卒,独闯敌阵。迎面撞上金兵“枭将舞刀而前”,末战几合,被岳飞劈刺身亡。众见主帅身亡,旋而遄乱,争相溃逃。岳飞乘势挥军追杀,把金兵打得大败。岳飞因机制变,因形用权,再一次证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灵活机动战术思想的正确。

2、“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

岳飞勇猛,人人皆知,但其并不是盲撞妄动,而是有勇有谋特别是谋略超人,善于巧施机宜,妙于筹策,因此,在他一生中大小凡一百二十余战。未尝一败。其奥秘与他的善谋分不开。建炎二年(公元1128)八月。岳飞在汜水关(今河南荥阳县境内)与金兵遭遇,金兵仗恃兵众,驰马奔突。岳飞并不为敌骑众盛而惶惑,而是沉着稳健,见机而作。他策马横弓,一箭殪敌将落马。岳飞“擒赃先擒王”,一举搅乱了敌阵,然后乘势大杀,败金兵。金兵败退后,在屯竹芦渡(今河南汜水东)据险布势,以期与岳飞决战。岳飞“选精兵三百伏前山下”,同时密令军中。每人各束两把柴草,交叉捆缚成十字架。夜半,点燃四端,举火挥舞,金兵见到处火把攒头,疑宋援兵赶至,纷纷逃窜,岳飞挥军尾追,斩杀金兵无数,岳飞以计退敌,展现出超人的谋略才能。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