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官渡之战:两虎相斗,曹操问鼎中原(三)(2)

2009-07-09 16:2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岁月痕迹
长时间的相持,袁、曹双方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袁军在兵力上虽数倍于曹军,但曹军坚守不出,袁绍也是无计可施。而在另一方面,曹操军虽屡次斩杀敌

长时间的相持,袁、曹双方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袁军在兵力上虽数倍于曹军,但曹军坚守不出,袁绍也是无计可施。而在另一方面,曹操军虽屡次斩杀敌军悍将,但兵力处于劣势且军粮日少,士卒疲乏。曹操一度失去了坚守的信心,于是他写信给驻守在后方的荀彧,想要班师回朝。然而荀彧却力阻曹操道:“现在是战争的关键时刻。袁绍将军队聚集于此,势必要与你一决胜负。倘若不能遏制袁军,必然会被袁军所乘,胜败可想而知。况且袁绍能聚人却不能用人,凭您的神武明智,此战胜利不在话下。”曹操听从了荀彧的意见,坚守营地,以待转机。

同年十月,袁绍派车运粮,命淳于琼率兵一万余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的乌巢(今河南省延津东南)一带。此时,袁绍麾下沮授先是谏言断绝曹军粮道,袁绍不许。而后,许攸建议乘曹军后防空虚,绕到曹军身后攻占许都,使曹操顾此失彼。然而,袁绍早已听不进任何建议,其臣下谏言也只是徒劳无功。恰逢此时,许攸家人犯法,向来与他不和的审配将其家人尽数逮捕,不得已之下许攸投靠了曹操。

曹操听闻许攸前来投靠,激动之下光着脚便跑出来接应,拍掌笑着说:“你远道而来,我的大事就能成功了。” 待到两人入营,许攸便问曹操:“袁绍军队士气正盛,您如何应对?您还有多少粮草?”曹操说:“粮草还能顶一年。”许攸不信:“恐怕不是吧!”曹操笑着回答:“还能顶半年”。许攸摇摇头,叹道:“您是否真的打算击破袁?这个数据似乎还有水分啊!”在许攸的追问之下,曹操神秘兮兮地凑近许攸,低声道:“还只能坚持一月而已。”许攸顺势回应道:“您孤军守城,没有后援军队,粮草即将耗尽。现在已是关键的时刻,现在袁绍有大批粮草驻屯在故市、乌巢这两处,且守军懈怠。只要我们出其不意,派有少量的兵力奇袭乌巢,烧其辎重。不出三日,袁绍必将失败。”

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再加上荀攸、贾诩两位谋臣的支持,曹操决心放手一搏。他留曹洪、荀攸坚守营垒,选精兵五千,打着袁军的旗帜,带着柴草,沿小路开进乌巢。到达乌巢后曹军立即围攻放火,一时间乌巢火光冲天。袁绍听闻曹操袭击乌巢之后,没有采纳张郃以主力军队支援乌巢的正确建议,反而以重兵攻打曹操营寨,救援乌巢的部队相当之少。结果乌巢一役袁军全线溃败,粮草被尽数烧毁。而张郃、高览大军又久攻曹营不下,又因为郭图等人的挑拨离间,张郃、高览无奈率部归降。多重打击之后,袁方军心不稳、内部分裂。而曹军趁机大举出击,大败袁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达8万人之众。而袁绍仅带着数百骑兵仓惶退回河北,从此一蹶不振。就这样,官渡之战以曹胜袁败而宣告结束。曹操统一北方的格局已然不可动摇。

官渡之战,乃是我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经典案例之一。它是中国北方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关键性战役,也是三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转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亦高度评价了它的历史地位,并称其为“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

在这场战争中,袁绍虽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远胜于曹操。但由于自己“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能聚人却不能用人,终致败亡。而曹操在劣势之下,英明果断,知人善任,最终以弱克强,一统北方。

可见,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皆在于用人也。

(责任编辑:南有乔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