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帝王之师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3)

2009-07-10 11:5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五天之后,张良赶到小桥之处,老人却已经等在那里,对张良的迟到很生气:“跟老人约好时间居然还迟到,这是什么道理?”要张良五天后再来。 又是

五天之后,张良赶到小桥之处,老人却已经等在那里,对张良的迟到很生气:“跟老人约好时间居然还迟到,这是什么道理?”要张良五天后再来。

又是五天过去了,这一天鸡鸣时分张良便赶往小桥,不料再次迟到,惹得老人大发雷霆。于是,张良被要求再等五天。这一次,张良半夜便赶往小桥。一会儿工夫,老人飘然而来,看见张良等在这里,不禁高兴地说:“就应该这样。”然后交给张良一本书,告诉他读完这本书便可以做帝王之师,十年之后他便大有用武之地。随后,老人又飘然而去。

民国时期出版的《黄石公素书》中的“张良拾履”插图,史子清绘。

向张良传授天书的老人没有留下名字。《史记》记载,老人曾约张良十三年后相见,张良赴约却只见一黄石。后世因此称老人为黄石公。

天亮之后,张良拿出书来看,原来是传说中的姜子牙编写的《太公兵法》。这段遭遇让张良惊异不已,自此便潜心研究这本“秘籍”,等着老人所说的十年之后。

难得的“知己”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由于史料的缺乏,没有谁知道,张良如何度过了这十年。可以确信的一点是,在这十年里,张良对《太公兵法》的掌握已炉火纯青。他现在需要一个实战演练的机会。

公元前209年,就在张良刺杀秦始皇之后的第十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已经年过四十的张良召集起百十号年轻人,顺势而起。

当时,前楚国贵族景驹自立为楚王,张良想前去投奔。半路上,张良遇见了刘邦。此时的刘邦,手下兵马数千,张良一看,便暂时和刘邦一起行动。

这是一场推翻秦王朝的战争,张良看得很清楚。但是,是否能够成功,却谁也不敢肯定。张良在寻找着合适的志同道合之士的同时,也在寻找着一位“明君”,以期增加成功的几率。无意中遇见的刘邦,成为张良第一个“看中”的人。张良看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和他谈论兵法。只有刘邦能看到张良所谈兵法的精妙之处,并且多有采用,而刘邦,他从未学过兵法。张良不由感叹,刘邦真是奇才啊:“沛公殆天授。”

有了这么一位知己,张良便打消了投奔景驹的念头。

但是,此时在张良心中,复国仍然是他割舍不掉的一个念头。在义军首领项梁立楚怀王之后,他便游说项梁,立韩王的后裔横阳君为韩王,以增强反秦势力。

韩王得立之后,便任命张良为司徒,为他出谋划策。于是,张良便于韩王一起,以千余人的兵力,四处杀伐。这支队伍实在太过弱小。虽然他们曾经抢得几处城池,但是旋即又为秦军夺回。

这种小打小闹式的征战显然满足不了张良,他又想起那个听得懂他的兵法,并且颇有些势力的刘邦。在韩军和刘邦军相遇之后,张良便领兵再次追随刘邦。

(责任编辑:天下)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