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师
刘邦军西入武关,便要与秦军对决。张良建议,此时秦军实力仍然不可小觑,听说他们的将领比较贪财,不如先从他们身上下手。
重金之下,秦将果然临阵倒戈,愿意和刘邦一起西取咸阳。但是,张良提醒刘邦,现在只是秦将投降,下面的士卒没得到金银,未必愿意一起反叛,不如趁秦军兵将心意不合之机一举将秦军歼灭。刘邦引兵而击,秦军一触即溃。北至蓝田,与秦军再战,秦军再次兵败,刘邦军遂至咸阳,秦王子婴开门投降。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就此灭亡。
初到咸阳,刘邦展现出了他“暴发户”的一面,对于秦皇宫内的一切都爱不释手。这是刘邦的本色。少年时代的他就以喜欢穿漂亮的衣服闻名,秦皇宫内的珠宝狗马妇女几乎使他看花了眼。他一心想留在皇宫不出来。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樊哙力谏刘邦,说他不能这样,但是刘邦对樊哙的话充耳不闻。这个时候,张良出场了。张良为刘邦分析利害,说他不能像残暴的秦国一样,只知道贪图享乐,请他听从樊哙的谏言。令人奇怪的是,和刘邦一起奋战的时间并不长的张良的话,刘邦听进去了,他于是便还军霸上。或许,为他出谋划策攻取咸阳的张良,在刘邦的心中分量更重一些吧。
刘邦胆敢抢先一步夺取咸阳,惹怒了当时反秦军的首领项羽,他驻军鸿门,准备歼灭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曾经受过张良恩惠,他连夜来到刘邦军中报信,要张良和他一起赶快远离刘邦。张良却说,他不能就这样丢下刘邦,便把这件事也告诉了刘邦,并为刘邦出谋划策,让他与项伯结为亲家。
有了项伯做掩护,鸿门宴虽然无比凶险,刘邦依然从容得脱。
得咸阳,脱险鸿门宴,让刘邦对张良产生了异样的感觉,他对这个“韩国人”居然产生了无比的信任感。
盖世奇功
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巴蜀。巴蜀基本相当于今天的四川和重庆,在当时是土地贫瘠的蛮荒之地。在张良的运作之下,通过项伯的关系,刘邦向项羽又讨到了土地肥沃的汉中。
到这个时候,张良辅佐刘邦的使命基本完成了,他要重新回到韩国,做韩王的臣子。临走之前,张良告诉刘邦,他应该烧掉三秦通往汉中的“唯一”通道——栈道,以表明自己固守所封土地之心,消除项羽对他的疑心。
张良走后,刘邦果然烧掉了栈道。
但是,由于张良曾帮助刘邦与项羽作对,项羽一怒之下,软禁韩王,不让他到封国就位,后来更降封韩王为侯,最后干脆一杀了之。张良没了退路,只得再次投奔刘邦。
刘邦此时已经再定三秦,欲与项羽一争天下。但是,刘邦也知道,以他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与项羽为敌,便问计张良。张良便为刘邦绘下铺天大网,勾连各路诸侯,灭楚大计至此方定。
但是,这位指点江山的“美妇人”却几乎从未上过战场。据史书记载,张良多病,他所做的主要便是出谋划策,“未尝特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