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古剑解析

2009-07-11 16:4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朱启新
古人佩剑,一是表示佩带者的等级身份,属于一种礼仪。

剑的部位名称

1.剑首2.剑箍3.剑茎

4.剑格5.剑脊

6.剑刃7.剑锋

古人佩剑,西周已渐流行。自王者乃至文武百官,无不在腰间佩剑。文人学者也不例外,如孔子、子路等都佩剑。

古人佩剑,一是表示佩带者的等级身份,属于一种礼仪。每每从剑的制造精美,质地高贵,而显出佩者的身价。《古诗十九首·陌上桑》有诗句:“使君(太守、刺史之称)从南来,……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即太守所佩之剑的剑首用玉制作,如井上汲水的鹿卢形,这是玉具剑的一种。表明佩剑之人,地位不低。二是用以健身防身。春秋晚期,已兴剑术。击剑、舞剑,逐渐普及。其后三国时的曹丕,唐代的李白都好此道。不仅男子,女人也善舞剑。项羽困在垓下,虞姬舞剑,以振楚王,便是一例。荆轲刺秦王,秦始皇拔剑回击,则是防身之用。

古剑有长剑和短剑之分。长剑,一般长度50至60厘米左右。短剑,在仅长24厘米的,也称匕首。长剑始于春秋战国;商代至周代,都为短剑。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一柄春秋末年越王勾践剑,通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身宽4.6厘米。剑身靠近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八字鸟篆铭文。出土时,还十分锋利。这柄剑,可算是长剑了。

长剑多作健身用。《夜读拾得录(三)·学,总比不学好》一文中,子路好长剑,就是好剑术,这是在于练剑术,不全同于兵器操练。

(责任编辑:七月倾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