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正史与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扭转乾坤与斗智斗勇

2009-07-29 16:5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

赤壁火烧连锁船:正史和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1、史实中的赤壁之战:以弱胜强、扭转乾坤的经典战役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随后讨伐孙权。

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利用火攻,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军。

赤壁一役,曹操所有水军全部丧失,而刘备、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实力大增,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中国的机会。

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它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在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多部正史中,都有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

《三国志》中有诸如“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乐进守襄阳。”等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

而《资治通鉴》中的“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等内容也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赤壁之战前前后后的全过程。

总体而言,正史因为其自身特点的要求,一般而言对赤壁之战的记述都是比较客观、准确的,没有过多的个人感情投注于其中,所以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褒贬,想了解、研究赤壁之战史实的朋友们,还是最好先读一读正史。

2、小说中的赤壁之战:天才云集、英雄辈出的魅力战争

赤壁之战是小说《三国演义》的重头戏。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它是我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也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大致上以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范围为基础。

尽管历史大事不便随意纂改,但其中细节却可尽情发挥,作者罗贯中在编写时融入了大量的个人主观成分,成为思想性较明显的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大有区别。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