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以攻为守 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3)

2009-08-25 16:15
来源: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 作者:张秀平 毛元佑 黄
双方相持月余,蜀军粮食供应日益困难,负责运粮的蜀国大臣李严,既疏于职守,又怕承当罪责,就假传后主旨意,要诸葛亮退兵。诸葛亮只好再次退兵。

双方相持月余,蜀军粮食供应日益困难,负责运粮的蜀国大臣李严,既疏于职守,又怕承当罪责,就假传后主旨意,要诸葛亮退兵。诸葛亮只好再次退兵。司马懿料定蜀军因粮尽撤退,不是计策,就派大将张郃追赶。诸葛亮抓住时机,于回军途中,在木门谷(今甘肃天水西南)设伏射杀了张郃,迫使魏军退去。第四次北伐结束。

此后,诸葛亮暂时停止北伐行动,“休士劝农”,让士兵歇息练武;同时加强农业生产,积蓄粮食。建兴十二年(234年),开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后的一次北伐。

这年春天,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口。此前,派使赴东吴,约孙权在东面呼应,出兵攻魏。不久,蜀军攻占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与魏大将司马懿对峙于渭水。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因军粮不继而造成中途退兵的情况,诸葛亮又发明了“流马”车运送粮食,同时抽出一部分士卒分杂在渭水沿岸百姓中,进行屯田。魏军方面,则仍坚守不战,以待蜀军粮尽疲惫。

这年五月,孙权应蜀国之约,发兵分三路攻魏,但主力在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失利,导致全线撤退。蜀、吴夹击的计划落空。

蜀魏在渭水对峙了100多云。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军中。临终前,诸葛亮决定撤军,并对撤军作了部署。诸葛亮死后,蜀军依嘱,整军从容而退。司马懿不知诸葛亮已死,只紧追而不敢战,蜀军故作回军反击,司马懿怕中计,不敢再追。及蜀军安全撤退毕,蜀国才宣告诸葛亮病死。时民间百姓流传笑话说:“死诸葛亮吓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以蜀国地小人寡的有限力量,能够对当时实力最雄厚的曹魏主动发起攻击,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虽然这也不单靠诸葛亮一个人的力量,但他的足智多谋,他的治蜀方略,无疑是很重要的因素。

(责任编辑:蝶澈)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