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隋灭陈之战 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

2009-08-27 11:09
来源: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 作者:张秀平 毛元佑 黄
隋灭陈之战结束西晋以来长达300年之久分裂局面,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

隋灭陈之战结束西晋以来长达300年之久分裂局面,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

南北朝末期,中国境内北周、突厥和陈三个政权并存。北周武帝死后,大权落入大臣杨坚之手。公元581年二月,杨坚逼迫年仅9岁的静帝让位,建立了隋朝,仍都长安。当时隋朝领域大体包括长江以北,汉代长城以南,东至沿海、西达四川的广大地区。杨坚在北周和北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一系列加强君主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使隋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日益壮大。

突厥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乘北齐与北周争战不休,争相与其和亲之机,不断向南扩展和袭扰。隋朝建立后,停止向突厥输送金帛,因而突厥统治者常常南下袭扰,威胁隋王朝统治。陈朝传至后主陈叔宝时,仅保有长江以南、西陵峡以东至沿海地区,政治腐朽,赋税繁重,刑法苛暴,人民怨声载道,阶级矛盾非常尖锐。陈王朝企图凭借长江天堑阻止隋军南下,但除保有个别江北要点之外,巴蜀及长江以北地区均为隋占有,长江天险已不足恃。从当时总的情况来看,隋处于中原腹心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文化较发达,军事实力也较强,具有统一全国的条件。但杨坚夺取政权不久,内部不稳,外受突厥和陈的威胁。隋兵力虽众,却难以对付突厥轻骑的袭扰,水军一时也无力突破长江天险。因此,统一全国的进程,经过10余年的争战才最终实现。

杨坚夺取政权后,即有吞并江南之志。但因隋王朝新建,实力不强,又屡遭突厥南下袭击,便决定先巩固内部,充实国力,南下灭陈,然后北击突厥,统一天下。后因突厥举兵南下的规模越来越大,隋文帝被迫改变取南和北战略,并制定先北后南的方针。为此,先后采取了以下重大措施:经济上颁布均田和租调新令,把荒芜的土地拨给农民耕种,减轻赋税徭役,兴修水利,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储粮备战。政治上强化中央统治机构和完善官制,废除一些酷刑峻法。同时采取对策,孤立分化突厥,不断派遣使者去陈朝,表面表示友好,实则探听虚实,使之松懈麻痹。军事上,改进北周以来的府兵制,集中兵权,加强军队训练,加固长城,训练水军。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