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927~976)
即宋太祖,著名军事统帅、军事家。祖籍涿州(今属河北)。后汉初从军,隶枢密使郭威帐下。郭威称帝建后周,为皇帝卫军东西班行首。显德元年(954),于高平之战中,在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等畏战退却,后周帝柴荣亲自闯阵之时,随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各率骑2000,主动出击,转败为胜,以功升殿前都虞候。宋建隆三年(962)九月至开宝八年(975)五月,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政权,基本结束自唐“安史之乱”以后延续2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开宝九年卒,终年50岁。在位16年,在建立军事集权、改革军事制度等方面都有建树。指导战争注重了解敌情,分化瓦解,以智取胜。
岳飞(1103~1142)
南宋名将,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习武,喜读兵书、《左传》。北宋末年,曾从军抗辽。靖康元年(1126),复投军于赵构大元帅府抗金,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后隶属副元帅宗泽,在黄河南北屡败金军。岳飞精韬略,善运筹,博采众谋,团结民众。行师用兵善谋机变。作战指挥机智灵活,不拘常法,强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严于治军,重视选将,信赏明罚,爱护士卒。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宋史·岳飞传》)著称。常能以少胜众。金军叹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成吉思汗(1162~1227)
即元太祖。蒙古开国大汗(1206~1227年在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名铁木真,蒙古族,孛儿只斤氏。铁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颜部贵族世家。
六世祖海都、高祖敦必乃、曾祖葛不律寒及族曾祖俺巴孩等都曾是蒙古部的显赫人物或首领;父也速该有拔都(勇士)称号。时漠北高原有百余部落,互相攻战。铁木真降生时,适逢其父在作战中俘获塔塔儿部首领铁木真,为纪念是役武功,故取此名。成吉思汗戎马生涯近50年,施展雄才大略,依靠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谋士,利用骑兵优势,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业绩。他善于治军,创建和统帅的蒙古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既善野战,又能攻坚。在众敌面前,善于利用矛盾,联此击彼,各个击破;在战法上,善于扬长避短,巧施诈术,避实击虚,多路出击,迂回突袭,速战速决。重视以战养战。其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