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围攻邺城时,原已归降曹操的袁谭,又背叛曹操,乘机攻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等地,并进攻逃至中山(今河北定州)的袁尚,迫使袁尚再逃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固安),投奔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刺史袁熙。袁谭收袁尚残部,驻扎龙凑(今山东平原东南)。曹操在击垮袁尚后,按各个击破的方针,以袁谭背盟为借口,出兵进攻袁谭。建安十年(204年)正月,曹操进攻南皮,大破袁军,占领南皮,袁谭出逃,被曹军追上杀死。袁谭所属各郡、县尽归顺曹操。郭嘉对曹操说:“要多收留青、冀、幽、并名士以为部属,使人心归附”。曹操为安抚地方,采纳了郭嘉的建议,稳定了统治。冀州平定,郭嘉因功被封为洧阳亭侯。
这时辽西少数民族乌桓部落乘中原战乱,掳迁汉族边民10余万户。曹操取冀州,杀袁谭后,袁熙、袁尚逃往乌桓,二者联结,不断侵扰边境。曹操为统一北方,于建安十二年(207年)秋,开始远征乌桓。刘备闻讯,立即赶往荆州,劝刘表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夺取许都,迎献帝,兴汉室。曹操甚为担心,唯郭嘉认为:“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不起”。曹操听罢,茅塞顿开,遂立即挥师北上,进至易(今河北雄县西北)时,郭嘉又献策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得利;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曹操依计而行,亲率轻骑兵,昼夜兼程,疾速行军。在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东境白鹿山)歼灭乌桓主力和袁尚、袁熙残余势力,斩蹋顿及名王以下10余人,俘虏20余万人。袁尚、袁熙投奔辽东郡太守公孙康。曹操没有继续追击,而是坐观局势,声言等待公孙康把二袁首级送来。九月,曹操从柳城撤军,不久,公孙康伏杀袁尚、袁熙及辽东单于速濮丸。
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曹操说:“难得奉孝能知孤意”。在北征途中,郭嘉染病,回师不久逝世,年仅38岁。曹操哀痛不已,乃表告天下:“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于是上表谥郭嘉为贞侯,其子郭奕嗣。
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慨叹道:“要是郭奉孝在,我也不会至此”。当初,陈群责怪郭嘉不治行检,多次在朝中控诉郭嘉,郭嘉却神色自若。曹操则更加重用郭嘉,而陈群能持正,曹操也很高兴。
郭嘉身为谋士,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有“鬼才”之称。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壮志未踌,实为可惜。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健康长寿,关系到他所从事的事业,正是曹操所说的,赤壁之战,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曹操也不会败得那样惨。
(责任编辑:梦里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