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台湾人民保岛抗日战争 一场不应该忘记的战争

2009-09-26 15:5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中国神圣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

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中国神圣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全国哗然,立即掀起了反对割地赔款,要求继续抗战的浪潮,尤其是台湾人民反对割台的斗争更为激烈。4月20日,即条约签订后第三天,台北市民鸣锣罢市,群众拥到台湾巡抚衙门,愤怒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并宣布饷银不准运出,制造局不准停工,台湾税收全部留供抗击日本侵略者之用。台湾人民表示,“桑梓之地,义与存亡”,决心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湾军民为了保卫国土和家园,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割台斗争。吴汤兴、徐骧、姜绍祖以及简成功、简精华父子领导的义军与驻守台湾的清军刘永福部,是当时反割台斗争的主力。

刘永福

5月27日,日本派出陆军中将北白川能久亲王率领的近卫师团,陆续向台湾进犯。在经过坚决抵抗后,日军先后占领了台北台中等地。日军占领台中后,便倾全力南犯彰化。抗日义军在彰化城东八卦山与日军展开激战。这次战斗是台湾军民抗日斗争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大会战,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壮丽的一页。 8月28日,日军气势汹汹地猛扑彰化城东的八卦山,守军奋勇抵抗。徐骧率部组织反击,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汤人贵、沈福山等率部同日军展开肉搏战,壮烈牺牲。守军将领吴汤兴也中炮殉难。在山下追击敌军的吴彭年,冒死率黑旗军300余人来援,不幸中炮阵亡。在这次战斗中,日军的近卫师团也伤亡1000多人,是它侵台以来受到最沉重的一次打击。 日军占领彰化后,接着占领云林。刘永福部署反攻云林和彰化,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已退守台南的徐骧,招募到高山族义军700多人,也赶来参战。简成功、简精华父子和黄荣邦、林义成等也率数千人来配合。9月初,抗日义军收复云林后,又挥师北上,进击侵略者,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到处截杀日军,使日军只得龟缩在彰化城内。但由于清政府阻断大陆人民支援台湾抗战,财源、枪弹和粮食都极为困难加上日军又调来大批援军,日军最终占领台湾。 台湾沦陷了,但台湾军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斗争精神是可歌可泣的。他们以土枪土炮抗击了用近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训练有素的日本侵略者达5个月之久,并使日本侵略军付出了巨大代价。5万侵台日军在战场上伤亡和因病中途被遣送回国的就达3万多人。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中将和第二旅团长山根信成少将也在这次侵台战争中毙命。

台湾军民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湾军民的抗日之战,从1895年4月20日开始,到10月21日日军占领台南府,历时6个月。他们团结一致,协同抗敌,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台湾军民的抗日之战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华民族不可侮!台湾军民用自己的鲜血为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谱写了悲壮而又光辉灿烂的篇章,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台湾被占领的岁月里,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台湾同胞,怀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爱国激情,不畏强暴,前仆后继,奋起反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怀着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对日本殖民文化侵略和“皇民化”运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有力地冲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给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带来了新希望。8年抗战期间,广大台湾同胞奋勇投身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谱写了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共御外侮的光辉篇章。台湾同胞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勇斗争中,共有65万人牺牲罹难,以鲜血和生命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成员。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闪耀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光辉。

(责任编辑:梦里春秋)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