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牌 蒙古骑兵不常备盾牌.攻城时才使用以柳条或小树枝 等编成的盾牌。以后汉军步兵则常备盾牌,有旁牌、团牌、铁团牌、拐子木牌等种类。另又造出一种“叠盾”,“张则为盾,敛则 合而易持”。
战船 元朝承袭了宋人的造船技术,能够造出载重四五百吨 的大船,用以航海运送粮食盐布等物。战船也多采用南宋的制作 方法。进攻日本以前,忽必烈即派人前往江南制造战船1000艘, 实际上就是南宋水军经常用的“蒙冲战舰”。
火器 在元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作战中起过相当大的作用。蒙古军西征时,经常使用火油筒。对南宋作战时,大规模使用火炮 (火球)。对日本作战时使用丁铁火炮。以后,又发明了先进的管状火器--火铳。
元 铜火铳
火铳 宋、金时己出现了用竹筒装填火药发射铁、铅和石制 的球形弹九。元代工匠发展了管形火器技术,造出了金属的新型 武器火铳。火铳与突火枪原理一样,用金属做简,利用火药在药 室内燃侥后产生的气压把弹丸射出,产生杀伤作用,比抛射火药 包威力大得多。世界上现存的最早两尊火铳,一尊造于文宗至顺 三年(1332年),铜质,铳口直径10.5厘米。另一尊造于颁布至 正十一年(1351年),铳口直径3厘米,铳身长城.5厘米,所用 弹九较小。元朝中、后期火铳已开始装备军队,用于实战。顺帝 至正二十四年,即以“火抗什伍相联,一旦布列铁竿山下”,护卫上都城池。火炮技术的飞跃发展,是中国军事史,乃至世界军 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责任编辑:刀光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