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镇南关大捷 中法战争史上的最大一役

2009-10-13 10:59
来源:《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 作者:张秀平 毛元佑 等
镇南关大战是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军的一次战斗。

镇南关大战是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军的一次战斗。

1884年8月23日,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全军覆没,打破了清政府苟且偷安的迷梦。8月26日,清政府向法国宣战,命令陆路各军迅速向越南进兵,沿海各地加强戒备,严防法军侵入。中法战争在海上和陆路同时展开海上战场。1884年10月,法国舰队进犯台湾,强占基隆。

镇南关大捷

台湾守军在刘铭传指挥下退守淡水。孤拔亲率舰队驶抵淡水港外,炮轰淡水炮台,并派兵登陆,被守军击退,法军进攻受挫,改用封锁方法,孤立台湾守军。1885年3月,法军攻占澎湖。但当他们北犯镇海时却遭到中国守军的炮击。孤拔坐舰也被击中,只得率舰队退往澎湖,不久即死在那里。

陆路战场仍集中在中越边境地区和越南北部。1884年底,刘永福的黑旗军配合西线清军,围困占据宣光城的法军达3个月之久,城中法军几乎弹尽粮绝。但随着法国援兵的到来,宣光未能攻克。1885年2月,法国再次增兵越南,在法军统帅波里也(BrièredeI′Isle)指挥下,集中两个旅团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2月13日,法军未经战斗,即占领战略要地谅山。2月23日,法军进犯文渊州,守将杨玉科力战牺牲,清军纷纷后撤,法军乘势侵占广西门户镇南关,炸毁关门,并在关前废墟中插上一块木牌,得意地用汉字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广西军民在法军退走后在关前插上木桩,写上“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作为对侵略者的回答。

由于潘鼎新的战败,清政府革去他广西巡抚职务,任命年近7旬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导镇南关前线的抗法斗争。

冯子材赶到镇南关后,根据前线清军各部之间多存派系门户之见的情况,首先召集前敌诸将晓以大义,使各将领在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团结起来。各将领共推冯子材为前敌主帅,统一指挥协调各军的行动,这就为挽回败局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当时,法军由于兵力不足,补给困难,已从镇南关退至文渊(关外15公里处)、谅山,准备组织新的进攻。

根据当前敌情和镇南关周围的地形条件,冯子材经过反复勘察,选定关前隘(今隘口南)为预设战场。关前隘在镇南关内约4公里处,东西两面高山夹峙,中间为宽约1公里的隘口。冯子材命令部队在关前隘筑起一道长1.5公里、高2米多、宽1米多的土石长墙,横跨东西两岭之间,墙外挖掘1米多深的堑壕,东西岭上修筑堡垒数座,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山地防御体系。在兵力部署上,冯子材率所部9营扼守长墙及两侧山岭险要,担任正面防御;总兵王孝祺部8营屯冯军之后为第2梯队;湘军统领王德榜部10营屯关外东南的油隘,保障左翼安全并威胁敌之后路;冯子材另以所部5营屯扣波,保障右翼安全;广西提督苏元春部18营,屯关前隘之后2.5公里的幕府为后队;另有12营屯凭祥机动。总计前线兵力约60余营,3万余人。

冯子材

一切准备就绪后,为了打乱法军的进犯计划,冯子材决定先发制人。3月21日,冯子材率王孝祺部出关夜袭法军占据的文渊,击毁敌炮台两座、毙伤法军多人,取得较大胜利。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