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唐朝军队的军事领导体制

2009-10-31 11:52
来源:三只眼睛看历史 作者:铁血
中央统率全国府兵的机构是十二卫和太子东宫六率。卫各置大将军和将军、率各置串和副率为正副长官,以其僚属分掌具体事务。

唐朝(618—907)全国境一,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以汉族为主体的各 民族广泛融合,与亚洲各国友好交流频繁进行,农业、手工业蓬勃发展,商品交换空前活跃,先后出现过贞观、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B家由盛转衰,集中统一的政治局面遭到破坏,中央与藩镇、朗官与宦官的矛盾斗争长期困扰.国力严重削弱。这种盛衰反差也反映到军制上,从各项军事制度的制定到施行,从军权的集中到各类军队的消长,都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演变过程。军队的消长,都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演变过程。

唐朝将军

唐建国后,沿袭随朝三省六部制,实行统一的中央专制主义集权统治。尚书省厂设兵部为中央最高军事行政领导机关。置尚书一人为长,侍郎二人为副,下领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各置郎中、员外郎一或二人。兵部统掌全因军政事务,凡各军事单位的编制定额及其审定,征召或增减兵员,调遣兵马,选拔 武官,以及全国地图、甲仗、监牧的管理,皆由兵部负责,或会同有关机构共办。

中央统率全国府兵的机构是十二卫和太子东宫六率。卫各置大将军和将军、率各置串和副率为正副长官,以其僚属分掌具体事务。府兵以外直隶于皇帝的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等北衙禁军,置大将军和将军统领。战时则临时任命行军元帅、行军总管和招讨使、都统等为帅,统军征战,战毕即回原任。在地方,于各州和边镇设大总管府或总管府(后分别改称大都 督府和都督府),出地方高级军政机构,分别置大总管、总管为长。中唐以后,又于边镇和军事冲要置节度使或经略使,为统辖各地区 军、政、民、财的最高长官。同时、边境要镇还没有军、守捉、坡、镇、戊等军事机协,负责戊守事宜。

唐朝军队

唐朝还实行监军制度,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自唐初至武后时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玄宗开始,改派宦官监军,一方面派宦官担任出征军队的都监或都都监,一方面在各藩镇设置监军使,以监护将帅,控制军队。唐朝军事统领机构和将帅:一般直隶于皇帝,由皇帝决定建裁和任免。安史乱前,中央尚能有效地控制军权,安史乱后,中央集权大为削弱,出现了港镇拥兵割据日趋严重的局面。正是这种割据,最终导致唐朝灭亡。

(责任编辑:一花一世界)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