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这一作战方针,最关键的是对敌实行全体包围。这需要付出十分艰苦的代价。长途奔袭,行军十分艰难,特别是南线作战我军,要翻越川鄂黔边界的高山峡谷,不仅行走十分困难,而且给养也十分困难,部队还要随时面临与敌遭遇时进行激烈作战。此外,假如我军作战意图被蒋介石发现,他只要派出一部分部队凭险阻击,我军就会进退失据,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但是,毛泽东知道,此棋虽险,但如果成功,可使蒋介石的西面防线不战自溃,出奇制胜,是一步妙棋。
在开国之际毛泽东对此举进行了最后思虑,毅然拍板:实施西南战役作战方案。具体作战方案是:预先秘密集结二野第五兵团、第三兵团,由四野一部配合,以快速的动作,一举突破敌湘黔防线。1949年11月1日,在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的指挥下,第二野战军各部开始向川黔进军,各攻击集团在北起巴东、南至天柱约500公里的地段上,多路挺进,拦腰斩断了敌人西南防线。第二野战军的这一行动,完全出敌意料之外,打乱了其西南的整个防御部署。突破敌防线后,第二野战军各部勇猛急进,第五兵团及第三兵团所属的第十军于10日进入贵州境内,15日解放了贵阳、思南。与此同时,二野第三兵团主力与第四野战军一部,突破宋希濂集团的防线后,于19日将西逃之敌第十四兵团围歼于咸丰东北地区,打破了白崇禧西撤云、贵的企图。此时,胡宗南集团仓惶南撤。第二野战军指示各部队:迅速切断胡宗南及四川境内诸敌之退路,是当前作战的关键。同时,以二野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名义,向川、黔、康、滇四省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提出忠告,号召他们停止抵抗,投向光明,立功赎罪。24日,二野第三兵团主力和第四野战军所属的第四十七军,进入南川并与敌开战。战至28日,将宋希濂集团主力和罗广文兵团大部歼灭于南川以北山区,并乘胜夺取了重庆外围据点。29日,蒋介石及其政府从重庆逃走,当夜重庆获得解放。
为了更快地解决西南之敌,刘伯承、邓小平审时度势,强调二野各部要军政兼施,恩威并重。11月13日,邓小平在为二野前委起草的指示电中提出:我们的策略应是“借以分化反动营垒,孤立最反动的分子,减少革命阻力,以便于我们迅速建立革命秩序和发动群众”。11月21日,刘伯承、邓小平联名向川滇黔康四省国民党军政人员提出四项忠告,极大地震撼了摇摇欲坠的国民党阵营。12月9日,云南的卢汉、川康的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部,分别在昆明、雅安等地起义,云南、西康两省宣告和平解放。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和第五兵团主力于12月20日完成了从西、南、东三面对成都形成的合围。划归第二野战军建制的华北野战军所属第十八兵团于21日进至绵阳及其东西一线。至此,胡宗南集团及四川境内之敌数十万人,全部被第二野战军包围在成都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