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三河坝战役: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战斗

2009-11-28 15:52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杨汉卿
三河坝战役是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入粤后经历的一次异常激烈的战斗,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重大军事行动。

三河坝战役是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入粤后经历的一次异常激烈的战斗,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重大军事行动,是朱德率领的八一起义军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实现革命战略和军事战略转变的重要转折点,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三河坝战役是南昌起义的继续和发展,是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战斗

南昌起义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国民党反动派纷纷调兵遣将,“讨伐”起义军。八一起义军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目的是“先得潮、汕、海陆丰,建立工农政权”,后取广州,再举北伐。八一起义军9月18日进抵广东大埔县城。9月20日,作出了分兵部署:周恩来、贺龙等率领主力向潮州、汕头进发;第9军副军长朱德率领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共约3000多人,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国民党钱大钧部约两万余人,由梅县松口扑向三河坝。朱德和25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指挥了这场阻击战。三河坝坐落在粤东梅江、汀江、梅潭河交汇处的大埔县境内,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之称。10月1日,起义军与多于数倍的敌人恶战。激战至3日下午,25师75团第3营留守笔枝尾山,掩护部队转移。10月4日凌晨,3营迎来了三河坝最惨烈的一战。敌人以炮火狂轰滥炸笔枝尾山,一万多敌人四面包围阵地,除极少数幸存者外,全营200多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三河坝战役敌我双方伤亡惨重,消灭敌人1000多人,八一起义军损失亦约1000多人。

南昌起义

二、探索中国革命的中心从城市到农村,军事上从正规战到游击战转变的重要转折点

10月5日,三河坝的起义部队撤至饶平茂芝,6日晨,从潮汕突围出来的起义军数百人到达茂芝与朱德部会合。当时,这支匆匆会合的部队约有2200多人,处境极端险恶,四周有数万敌军虎视眈眈,与上级又完全失去了联系,要保存这支部队,必须迅速脱离险境。八一起义军在茂芝召开军事会议,朱德认真反思南昌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以非凡的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作出了摆脱强敌,绕道闽南向湘粤赣边农村找立足点的决定,即“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初步开始了中国革命的中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此后,朱德根据在艰苦转战中部队严重减员的状况,在安远县天心圩初次提出了“打游击”的设想。部队到达赣南上堡地区,朱德提出了怎样从打大仗转变为打小仗,也就是打游击战的新战术问题。同时,将部队按连、排为单位分散活动,宣传和组织农民群众打游击,从而开始了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重大战略转变。朱德、陈毅率领部队于赣、粤山区站住了脚跟,1928年初进入湘南,在10多个县掀起了巨大的农民革命风暴。朱德、陈毅率领起义军千里转战的过程,实际上已经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开始了从城市到农村、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探索和实践。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