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漫说中国坦克炮发射药技术的发展

2009-12-10 16:56
来源:铁血网 作者:佚名
现代坦克炮普遍采用高能发射药技术,我国也不例外。我军原100毫米坦克炮采用高能的三基发射药,能量为1032J/g。而105毫米坦克炮改进更大,94式105坦克炮

现代坦克炮普遍采用高能发射药技术,我国也不例外。我军原100毫米坦克炮采用高能的三基发射药,能量为1032J/g。而105毫米坦克炮改进更大,94式105坦克炮(也就是我军59D和88A坦克上面使用的加长身管坦克炮)发射药能量为1130J/g,火药力提高了10%,我国的125毫米坦克炮采用高氮单基硝胺发射药,今后准备采用高能太根发射药,目前正在进行太根发射药低温稳定性的研究。同时聚醚聚氨酯发射药的研究也有进展,这种发射药具有较高的能量(火药力高于1251J/g),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特别是良好的低温力学性能。

中国坦克

一、高能量、高强度发射药:

我国从七十年代中期,就己经开展了硝胺发射药的研究工作。在早期的研制过程中,由于硝胺发射药存在着燃速压力指数大于1、燃速-压力曲线有明显转折的异常燃烧问题,从而限制了硝胺发射药的实际应用。后经多年努力,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八五”期间在理论研究方面,对硝胺发射药的燃烧机理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立了硝胺发射药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有关的数值计算方法,同时在应用研究方面,提出了解决燃烧问题的技术途径,并且研制出了RB型、GRS型、RGD7型等几种不同硝胺发射药系列配方,同时对提高发射药的强度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如:加入键合剂、采用皮罗棉等。其中GRS发射药己成功地应用一些武器的发射装药中。而燃速压力指数小于1,燃速一压力曲线无明显转折的RGD7配方,在“十五”期间已被正式确定为改进型125毫米坦克炮穿甲弹的发射装药,并通过了设计定型。RGD7高能硝胺发射药已经由研究所的小型研制工艺转向工厂的扩大化生产工艺。太根发射药其能量较高、强度较好,是国内发展起来的高能发射药,目前,己经应用于125毫米坦克炮穿甲弹。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太根发射药的能量,在太根发射药中加入RDX配方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己通过了配方鉴定。另外,在高氮量单基药中加入高能添加剂RDX,以获得高能发射药(GDG单基药)的尝试也有成效。加入RDX后单基药能量由100毫米坦克炮发射药的l032J/g,提高到1156J/g以上,同时,GDG单基药进行机械坚固性试验,其结果力学性能与单基药相近。除此之外,国内也进行了大量的新型高能量密度含能材料的合成工作,以及它们在发射药中应用的探索性研究。

二、高能低烧蚀发射药

我国“八五”期间研制成功了高能低烧蚀叠氮硝胺发射药,并于1995年完成了配方技术鉴定。该发射药能量高(火药力可在1079~1177J/g范围调节)、烧蚀性小(爆温比同能量级其他发射药低200-40OK)、燃速较高(燃速系数是单基发射药的1.5倍)、力学性能好(与高氮量单基药相当)、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安定性,是综合性能较优良的新型发射药。该发射药以中小口径速射武器为背景,开展了一些应用性能的探索研究,在XXX和XXX等弹道炮上的摸底试验显示了高能量对内弹道性能的贡献;在5.8mm普通弹上的摸底试验还显示了低枪口烟/焰的优良性能。但是,在应用试验研究中也曾出现了低温膛压反常的问题。经过各种试验研究证实,产生低温膛压反常的原因是由于该发射药的燃速较高,在高装填密度、底部点火条件下,因起始燃气生成猛度过高而容易产生较强的膛内压力波,从而导致膛压反常,采用表面钝感或包覆的方法获得了良好的降低负压差的效果阵。

三、不敏感发射药

“七·五”期间,我国曾开展过LOVA发射药的预研工作。根据当时的条件,选择了以PU或HTPB为主要成份以预固化为特征的溶剂法压伸成型工艺的LOVA发射药研究,对LOVA发射药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之后,结合无壳弹药研制任务,开展了LOVA发射药的研制,初步摸索了LOVA发射药的配方组成和制备工艺,探索了有关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LOVA发射药研究积累了经验。但由于缺乏持续系统的、全面深入的研究,我国LOVA发射药技术进展缓慢,其总体技术与美、英等国有很大的差距。

四、火药包裹技术

包裹技术就是将多孔火药药粒的外表面包裹起来,燃烧初期,内表面不参加燃烧;燃烧后期,露出的内表面才开始参加燃烧。

对于简单药粒形状的普通火药,随着燃烧的进行,火药颗粒的表面积越来越小,呈现渐减性。坦克炮使用渐减性发射药,在燃烧后期,由于燃烧表面积减小,火药气体生成速率下降,而此时炮膛中运动着的炮弹后面的空间已经较大,又由于弹丸已经具备相当大的加速度,膛内空间增长的很快,这样就使得炮膛内压力下降的非常快,不利于增加弹丸初速。

而多孔包裹发射药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内孔表面积越来越大,是增性火药,这样膛压曲线会变得平缓。如果限定最大膛压,使用增性火药,弹丸速度将比使用渐减性发射药要高。包裹技术可以使坦克炮蛋的初速提高1~5%。

国外一般使用阻燃剂来包裹火药,而我军在近几年新105/125坦克炮炮弹的研制中,是用改性火药来包裹药粒,能使高温膛压降低,低温膛压升高,在装药结构中简单的调整包裹火药和药粒的比例,就可以使高温、常温与低温膛压基本一致。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坦克炮在常温下的初速,从而提高穿甲威利,又可以保证低温时穿甲威利不至于降低。

五、可燃药筒

可燃药筒可以减轻炮弹重量,减少射击后存留于坦克战斗室内的蛋壳体积,而且可以减少射击后进入坦克战斗室的火药气体。我军的125坦克炮蛋就使用半可燃药筒,发射后只剩下一个很短的金属底座。药筒的材料是惰性纤维、硝化棉、树脂以及粘合剂混合成型制成。虽然125坦克炮蛋使用可燃药筒,但抗冲击也很高,炮弹从2米高处掉落地面以后,仍然可以装填和发射,具有很好的坚固性和安全性。

(责任编辑:楚吟)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