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历史现实——滇西远征军血泪史之两万人死在野人山(3)

2009-12-12 10:37
来源:铁血网 作者:佚名
当鬼子冲到阵地前十几米的地方时,几十个伪装中毒的士兵突然站了起来,一人一挺轻机枪,嗷嗷叫着,向鬼子尽情地扫射。日本人被打蒙了、打傻了,不

当鬼子冲到阵地前十几米的地方时,几十个伪装中毒的士兵突然站了起来,一人一挺轻机枪,嗷嗷叫着,向鬼子尽情地扫射。日本人被打蒙了、打傻了,不知道眼前这些扫射者是人还是鬼。这一仗,日本人死伤惨重,好几天都没能组织起进攻。

  

一场乱仗戴安澜战死异乡

转眼间,二百师在同古已经与日寇交战十二个昼夜,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自己也伤亡近半,几乎弹尽粮绝。

形势越来越严峻,日本人在不断地增兵,自己的援兵却连影儿都不见。二百师血战同古,执行的是统帅部制定的“诱饵战术”。即以二百师死守同古,吸引住日军,然后远征军主力从外围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全歼缅甸日军。

计划的拟定堪称大手笔,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这个计划像一只被扔进荆棘丛中的气球,被扎刺得漏洞百出。

当时的缅甸与印度一样,是英国的殖民地。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担负的任务就是与英缅军并肩作战,消灭或驱逐在缅甸的日军,确保通往中国的公路运输线畅通无阻。应该说,双方合作是互利的、双赢的。但在中国远征军初战缅甸的过程中,中英之间,却没有一次像样的联合作战。经常是中国军队来了,英国军队就撤,而且撤退的速度极快。用远征军士兵的话说:“放个屁的工夫,他们就没影了。”

按照中英联合统帅部的部署,英方负责运送中国远征军到各个战区。增援二百师的第九十六师在腊戍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终于盼到了火车,火车不大,强挤上一个营。接着,又开始等、开始盼,一直到第一列火车到达战区,大部队仍在腊戍等着盼着,两方相距竟达七八百公里。

最悲惨的是新编第二十九师,只有一辆小火车,来回往返,一个连一个连地往战区送。结果,像添油似的,上去一个连,被日军吃掉一个。气得师长大骂:“一百人打,一万人在后边看热闹!这打的是他妈什么鬼仗?”

打仗打得憋屈的中国士兵不明白英国人为什么这样出尔反尔,明明是双方签了协议,由中国出兵缅甸,与英缅军共同抗日,可为什么打起来,英国人却明显不配合呢?

后来才知道,英国人这样做与一幅画有关,也与蒋介石的破嘴有关。

在中缅边境,中国远征军立了一幅宣传画,画面上是戎装光头的蒋介石,挥手直指缅甸,画像旁有四个字:还我河山。 1942年4月,蒋介石到缅甸视察,登上缅甸故都曼德勒的城楼时,对随行人员说:“你们看,这像不像南京,小南京。”蒋介石的这句话和边境上那幅画让英国人生了疑心,以为中国对缅甸有领土野心。所以,认定日本人是狼、中国人是虎,不想前门拒了狼,后边又来了虎。

就这样,一场莫名其妙的乱仗,中国远征军初次出国作战一败涂地。

二百师孤悬敌后,浴血坚持了十二个昼夜后,戴安澜率部冲出一条血路,突出日军重围。

5月20日,二百师残部在回国的途中与日军第五十六师团遭遇,戴安澜亲自指挥夺路,不幸身负重伤。

戴安澜知道自己的伤已没有治好的可能,把郑庭笈叫到了身前,说:“你一定要把部队带回国去,光荣的第二百师,决不能在缅甸沉没,决不能!”郑庭笈紧拉着戴安澜的手,哽咽连声,泪如雨下。

5月26日,一直昏迷的戴安澜突然苏醒,要求左右给他更装。郑庭笈亲

自给戴安澜换上将军服,戴安澜抬起手指了一下祖国的方向,溘然长逝。二百师所余近四千官兵齐齐跪地,放声大哭,哭声在山谷里凄厉地回荡,久久不息。

将士们不忍将戴安澜扔在异乡,便把戴安澜的遗体装棺抬着回国。郑庭笈把所有的机枪都调到队伍前边,说:“火力开道,咱们送戴将军回国!”

中国军史上一个罕见的画面出现了:几十挺机枪喷射着密集的弹雨,后边,三十二个彪形大汉抬着一口白茬棺材,健步如飞,奋勇直前,再后边,是几千个臂缠黑布的壮士,荷枪怒吼,杀声震天。围堵的日军被这骇人的气势震慑住了,竟然眼看着几千人的队伍从面前呼啸而过……

临近国境时,由于天太热,棺中已流出黄水,郑庭笈只好将戴安澜就地火化,遗骨按部位包好,装进木箱。

1942年6月25日,二百师摆脱日军的追击,到达云南省保山县。 2月间从保山出发时,二百师有一万多人,经过四个月的苦战,二百师只剩下了不到四千人。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举行万人追悼会,悼念戴安澜将军,蒋介石特遣李济深致悼词。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都送了挽联,其中周恩来的挽词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