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没有硝烟的抗战:天津与日军病疫的博弈

2009-12-16 10:45
来源:“独沐秋风”博客 作者:独沐秋风
1946年3月,天津市在遣送日俘回国的过程中发现了13名麻风病患者。为防止疫情扩散,市政府一边组织有关部门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一边与有关当局联络,请求派遣船只将

1945年9月11日塘沽码头

1946年3月,天津市在遣送日俘回国的过程中发现了13名麻风病患者。为防止疫情扩散,市政府一边组织有关部门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一边与有关当局联络,请求派遣船只将患者遣返,由此展开了一场长达9个月的麻风病防疫战。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下令将华北地区30余万日俘日侨集中天津,经塘沽港遣返归国。接到命令后,天津市政府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行将遣返的日俘日侨大多数被集中于南货厂集中营内加以管理。1946年3月中旬,南货厂日本徒手官兵管理所突破上报市政府,集中营内发现13名日俘患上了麻风病,病情危重。

麻风病是湿热瘴疠地区特有的恶疾,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极高。在20世纪上半叶,它是一种不治之症。这种病一般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比较多发,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则极为罕见,那么南货厂的这13患者又是如何感染上此病的呢?

为弄清病源,市政府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会诊,最终经专家分析,这13名患者中有3名患者是战后从南方调回华北地区的日军士兵,他们在南方就已经感染上了麻风病,只是当时病情还不明显,到天津之后,其病情逐渐恶化,同时还传染给了另外10名和他们有频繁接触的日军官兵。

由于此病在北方地区罕见,华北地区既没有专门的麻风病疗养院,也缺乏相关的医疗条件。这些日俘如继续留在天津,不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且也会严重威胁到市民的健康。鉴于此,市政府迅速将此事上报国民政府,请求调拔船只将其遣返。

战后,为了尽快将滞留中国的日俘日侨遣返回国,国民政府与美国达成协议,由美军派遣舰船协助中国遣送日俘日侨。麻风病疫情传来,国民政府立即与美军方面接洽。可美方的答复却令人失望,1946年4月12日,美国总部遣送组韦猛上校在其致中国政府的备忘录中称:“查各地麻风病之日俘日侨可送当地附近病院隔离。”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也据此向天津市政府发出明令:“麻风病患者不拟遣送回日,请予查照!”

面对这种情形,在何处治疗成了问题,当时卫生局建议将患者交由市救济院收养管理,与一般人隔离。但救济院位于市民密集之所,患者即使被隔离,空气传染及呼吸传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这一建议没有被采纳。市政府最终采纳了市警察局的提议,在市郊区人烟稀少处设立了一处临时收容所,该所位于南货厂第5粮秣厂内,13名患者就在这里接受了隔离诊治。

市卫生局在收容所内配备了相关的药品及医疗器械,安排了10名经过特殊培训的医护人员,专门负责患者的衣食起居及日常护理,以使其得到及时的救治,延缓病情的恶化;同时将平日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日俘家属们也接至收容所内,接受隔离观察。患者日常的生活必需品则由专车按时按量供应。输送完毕后,再进行仔细的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染和蔓延。

8月12日,华北各地经塘沽港口遣返日俘日侨工作已正式结束,可这13名麻风病日俘的遣送却迟迟没有答复。14日,患者山中武夫不治身亡。市政府立即将山中武夫病亡的消息及其余患者的病况报告国民政府及美国军部,经过国民政府与美国军方的几次交涉,10月下旬,美军终于答应于11月14日派遣病院船一艘到塘沽港遣送麻风病日俘。

1946年11月14日上午7点,国民党天津市警察局派出武装官警35名,前往临时收容所内,将12名患者押解至塘沽。在塘沽港口司令部及美国军方的联合监督下,下午1点30分,患者乘坐由美军事先准备好的病院船返回祖国。这场长达9个月之久的防疫战由此彻底宣告结束。

(责任编辑:楚吟)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