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秦一统六国的根本原因:天时地利人和

2010-01-06 09:44
来源:铁血网 作者:一元一
道家有“三才”一说,天、地、人三才决定万事万物兴衰更替,后来人们总结一个成功者时,又在三才的基础上发挥了一下,暨大家常听说的——天时、地利、人和。纵观战国七雄,

道家有“三才”一说,天、地、人三才决定万事万物兴衰更替,后来人们总结一个成功者时,又在三才的基础上发挥了一下,暨大家常听说的——天时、地利、人和。要是具备个一两样,成功就大有希望了,要是同时具备呢?那不成功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纵观战国七雄,各有所长各显神通,都领过风骚数十年,终究还是秦国最“神通”,今天就用“三才”观点来分析一下秦国他怎么就这么“神通”。

三才归秦之天时篇:

秦国原先是混哪里的大家可能不太注意,很多人会说是陕西关中一带,其实这里并不是秦国的老窝,秦国人原来就是陇西大山里的半农半牧部落,按现在的地理位置来说是甘肃中西部一带,在西周时期的中原诸侯眼里,他是跟犬戎一样的“胡掳”,是“欠发达”地区,其实现在那疙瘩也不发达,还得党和政府去救济(也叫西部大开发)。那么秦国怎么就混到关中那片膏腴之地了呢?不是抢的,也不是什么扶贫移民,而是老天眷顾的,白捡的,还有个说法是掉馅儿饼。

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不用我普及了吧,周幽王一下子混成个历史名人,也算够本儿,后果嘛也不算严重,起码周王朝没有灭亡,毕竟还有那些紧密团结在王室周围的诸侯嘛,镐京(西安)被“三光”了,没事,咱中华地大物博,还有洛阳呢,这不,勤王的忠臣们把房子都盖好了,小姐也预备了,收拾东西搬家,王朝的体面还不能丢,不知哪个有才的想出来一个词儿,这叫“中兴”。

喜迁新居高兴之余,总觉得有点没面子,不行,得有个说法,发一道诏书吧,内容很简单,谁收复失地那地方就归谁。关东诸侯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得挺好,基本上没人愿意动弹,何况上级领导刚搬到咱的地片儿,得搞好关系呀,没那工夫去和蛮夷拼刺刀,带上小姐“勤王”去。

好运来了想挡都挡不住,这么肥的一块肉,平时想都不敢想,弄不好点一堆狼粪就招来一帮人围殴,现在倒好,奉旨讨贼,名正言顺,秦人在山沟里苦日子也过够了,听说周王室是讲诚信的,好了,那地方归我了,白占地盘不说,还被王室封为诸侯,名利双收哇。这一占可倒好,连冠名权都占了,直到现在还叫“秦川”。现在来看,这是天意,天佑大秦,岂不天时乎。

三才归秦之地利篇:

中原的“文明人儿”不怎么待见关中这片破地儿,整天叨咕咱们中原文明如何地灿烂,可他们没想到就是这块地方后来要了他们的小命,秦国能最后横扫诸侯一统天下,所依靠的最稳固的基地正是这个关中平原,因为这块地方有着其他所有诸侯国不具备的“地利”,现在的新名词儿叫——地缘政治。

在论坛里我见过很多战友发布的各种版本的战国列强地图,所以这里就不费事再发一遍了,估计大家已经烂熟于心了。那么请大家把自己印象中的战国形势图再回忆一下,脑海里起码形成这样一个画面——

战国诸强,最强者有七,最西为秦,最东为齐,南楚,北燕,中间韩赵魏。总结的可能简单一点,但是地理格局就是这么一回事儿。这中间有什么说道吗?说道大了。

七国皆为敌国,掐架那是常事儿,若论战略地势,韩赵魏三国最为险恶,大家在主旋律电影里常听到一句台词“我被共军包围了,拉兄弟一把”,韩赵魏三国正是处在包围之中,四面皆敌,至于拉兄弟一把,战国时代没这个觉悟,哪国挨揍了不但不拉,还经常趁火打劫,所以说这三国注定要一点点被消弱,直至灭亡。而秦国就不同,所有六个强敌都在东面,要掐架,咱们东边摆场子较量一下,腹背受敌不太可能,想包围我,别闹了,除非你有空军。这个地理优势决定秦国能以绝对全部的优势力量对抗山东六国,就算是六国联手,劣势也不是很明显,最起码没有后顾之忧,这个地利试问哪国能有。

有人不愤了,太绝对了吧,你说秦国全力向东,那齐国呢,楚国呢,也没有被包围呀。好,下面就谈这个事儿。

不错,齐国强敌都在西边,东边是大海,好像也挺有优势。楚国强敌都在北,南边好像还是野人住得地方,没威胁。表面看这两国的地利也不赖呀。

那只是表面,齐、楚两国和秦国相比,缺了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

——关。 “关中”这个名字可不是胡乱盖上的,那是货真价实的“关之中”,大名鼎鼎的函谷关、武关、大散关坚韧不拔地对抗着六国的一波波冲击,完了一看,没事儿,我没事你们可就有事儿了,等我吃饱了喝足了的,出关,一个个揍你们,碰到不要命的没打过怎么办,撤回关内,关门,你来打我呀,你打不着,先琢磨着过关吧,是那么好过的吗,正像一位老人家说的“雄关漫道真如铁”呀,呵呵,你说气人不气人,六国估计一半是打死的,一半是气死的。

这地利,齐楚两国有吗,你可以出去打别人,一马平川,一挥刀,冲啊…….,等你没劲了,人家也一挥刀……..,好在没有腹背受敌,能扛一阵子,但是也大伤元气呀,没有天险没有地利的日子不太好过呀,所以,齐楚两国称霸可以,想称王,下辈子吧,站错地方了。

三才归秦之人和篇:

最近电视剧《大秦帝国》的反响不错,音乐制作水平也挺高,让我最震撼的一段音乐和大家分享一下——“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这是什么歌?不是流行歌曲、也不是只有纯爷们才配唱的歌。由此可以看出秦人的特点,就算天时地利都具备,也不一定能成大事,左右战争结果的关键是人。秦国在占尽天时地利以后顺利地完成统一大业,也取决与秦人的特点——尚武。

艰苦绝地的磨练,半农半牧的传统,坚韧不拔的性格,这一切都造就了秦人尚武好战的作风,也就造就了一统天下的三才之一——人和。

战国初期的弱秦,有点像现在的以色列,领土狭小、环境恶劣,但能在夹缝中求生存,立于诸强之间而不败,关键在于人,在于全民皆兵、全民奋战,以色列让阿拉伯找不着北,秦人也让山东列强无可奈何,最终生存并逐渐强大。强大之后的尚武之风非但没有消退,反而更加强烈,因为有更远大的抱负支撑着他们,那就是统一天下。只有具备“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坚韧性格才能完成这天大的事业,六国有吗,没有。这也是秦能统一天下的决定因素。当然,天时地利也不可或缺。

三分天时、三分地利,四分人和,三才独占,一统,难乎。

(责任编辑:楚吟)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