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北伐与元朝的战略决战(2)
2010-02-06 11:40
闰七月初一日,明军主力自中滦(今河南封丘西南)渡黄河,沿御河(今卫河),经临清、长芦(今河北景县)、通州(今北京通县),向北挺进。一路势
闰七月初一日,明军主力自中滦(今河南封丘西南)渡黄河,沿御河(今卫河),经临清、长芦(今河北景县)、通州(今北京通县),向北挺进。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挡,直逼大都城下。元顺帝见大势已去,遂于二十八日夜三鼓携太子、后妃出建德门,由居庸关逃往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八月二日,徐达率军进占大都,从根本上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攻克大都之后,北方之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尽入明军之手,尤其是元主北逃,使整个北伐战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困据秦晋的元地主武装集团,完全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朱元璋得到徐达大军攻下大都的消息以后,不失时机地命其转入下一个战略阶段。
八月十五日,朱元璋命都督副使孙兴祖、都督佥事华云龙留守北平府(今北京),徐达、常遇春挥师西向,攻取山西。同时,命冯胜、偏将军汤和由河南渡河北向,以策应攻晋主力。经过近五个月的艰苦作战,明军于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攻克大同,进而平定山西(参见明攻山西之战)。这时盘据在陕甘方面的尚有李思齐、张思道等l0余万人。徐达平定山西以后,迅即转攻陕甘,以求彻底完成此次北伐战略任务。自二月徐达派常遇春、冯胜渡河趋陕,至十二月明军击溃扩廓帖木儿反攻兰州之军,历时10个月。明军相继攻克奉元路(明改为西安府,即今陕西西安)、凤翔、兰州、临洮、庆阳等重镇,基本上消灭了这一地区元军之势力。至此,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宣告结束,基本上实现了战前拟定的战略计划。
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是一个战略决策和战争经过基本吻合的典型战例,显示了朱元璋卓越的用兵才能和驾驭战争的能力。朱元璋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料敌先机,用兵如神,是此战获胜的重要因素。当年忽必烈令伯颜率军20万灭亡南宋,仅过百年,朱元璋令徐达将其逐回大漠,也是率军20万,不知是不是历史的巧合。此次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确立了明朝对全中国的统治。
(责任编辑: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