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发电机组由2.2kW(3马力)的单缸汽油机和1kW单相自激交流发电机组成。换能器由变压器和单相桥式全波整流器等组成;可将汽油机发电机组发出的230V、50Hz的单相交流电经变压整流后供车上电台或蓄电池用。 
 
  为避免2部电台共车工作时互相干扰,设置了滤波装置。 
 
  3.69-ⅡC指挥坦克
 
  该坦克是在69-ⅡB指挥坦克基础上将892型电台更换为889型电台,即装有2部889型电台,炮塔外设双天线,2根天线均为2.8m(3节)杆状天线,其余性能和69-ⅡB式指挥坦克相同。该坦克于1982年设计,当年投产,用于外贸。 
 
  4.69-ⅡC1指挥坦克
 
  该坦克是在69-ⅡC式指挥坦克基础上采用天线共用器,将2根天线合并为1根3.3m(2节)宽带天线,由2部889型电台共用1根天线。 
 
  该坦克1983年设计,当年投产,用于外贸。 
 
  该坦克的其余技术装备和作战性能与69-Ⅱ式主战坦克相同。 
 
  5.69-3(79式)主战坦克
 
  该坦克是在59-Ⅱ中型坦克和69-Ⅱ主战坦克基础上于1982年发展的一种新型主战坦克。它装有带热护套的105mm线膛炮、安装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潜望式微扰动简易火控系统、二代微光夜视夜瞄装置及VRC-8000型电台和VIC-1型车内通话器。底盘部分的性能和结构与69-Ⅱ主战坦克相当。 
 
  该坦克后来有所发展,火控系统增装了热像仪,炮控系统采用了电液复合式双向稳定器,还增装了车长超越射击装置。在炮塔前部两侧焊装了烟幕弹发射器支架,在炮塔周围增装了栅栏式屏蔽。 
 
  6.653中型坦克抢救车
 
  该抢救车是69-Ⅱ主战坦克的变型车,由69-Ⅱ主战坦克去掉炮塔,在底盘上安装绞盘、液压起吊架和驻锄等设计而成,用于对战斗损伤、淤陷以及失去自行能力的装甲车辆实施抢救、牵引后送及换件修理等技术保障任务,必要时也可为主战坦克构筑掩体与开辟道路。1982年开始生产,1983年通过技术鉴定,产品代号为WZ653,通常称为653中型坦克抢救车。该车机动性好,具有较高的装甲防护、抢救与拖救作业效能,适宜于在野外条件下使用,车上配有照明装置和驾驶员夜视仪,能在夜间作业。 
 
  车首为操纵舱,驾驶员位于车首左侧,绞盘安装在车体中部,绞盘纲丝绳经车体首上装甲板,向前伸出车外,以实施拖救作业。动力-传动装置仍位于车体后部,与基型车69-Ⅱ主战坦克布置相同。驻锄安装在车首,由液压装置操纵起落,拖救时起支撑作用,最大支撑力687kN(70000kgf);修整地形及构筑掩体时起推土铲作用,最大铲土深度不小于200mm。车尾焊有刚性牵引钩,刚性牵引架平时固定在操纵舱的左侧装甲板外边。刚性牵引装置用于对失去操纵能力的坦克进行刚性牵引。起吊装置安装于车体上部,由液压系统控制,吊臂有2节,可以伸缩和作360°旋转,标定起吊重量为10t。 
 
车尾外部装有1挺12.7mm高射机枪,可用以对付低空敌机和地面目标。